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协会 > 品牌活动 > 地球奖 > 正文 >

2012年“地球奖”新闻组个人获奖者公示

2018-04-28 13:18来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编辑:杨泽帆
一、 人民日报 孙秀艳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主任记者,从2004年起专门从事环境报道工作。8年来,她参与了环境领域几乎所有重要新闻的报道工作。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环评风暴,从“三个转变”理念的提出到“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从污染物减排到环保新道路的探索,记录、见证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环境报道中,她深入调研,认真采访,采写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调研分析报道,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关注与百姓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写出很多有影响的报道和言论,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采写的作品多次获得人民日报精品奖、好新闻奖、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一等奖。
 
二、新华社 顾瑞珍
新华社主任记者,长期承担中央政治新闻、环保和科技领域报道,全力参与并出色完成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全国“两会”、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松花江水污染等一系列重大报道。在新闻实践的磨砺中,表现出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曾获“中华环境奖”“拜尔青年环境记者奖”等奖项。
8年来,累计采写3000多篇环保题材的公开和内参报道,参与和见证了一系列重大环境事件,忠实记录了我国环境保护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不凡成就,让公众看到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前景,更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促进了一些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中央电视台 陈允涛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环境首席记者,10年来,松花江污染事件、德清血铅污染事件、福建紫金矿业污染等等事件中都留下他采访的身影。
2006年,他曝光某地柴油污染泄露瞒报事件,历经艰险却推动了全国首个“区域限批”制度的实施。2010年,安徽固镇6名环保干部在执法中被就地撤职,他挺身而出,一夜之间让他们重新回到岗位。2012年,广东3家中石化企业污水直排南海的恶劣行为被曝光,迫使中石化总部立刻叫停了3家企业进行整改。
10年来,他在《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新闻节目中,播出了几百条环境深度调查报道。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四、经济日报 鲍晓倩
《经济日报》科技新闻部采访室副主任,曾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1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及抗震救灾优秀女记者称号。
她参与采写了一系列题材重大、前瞻性强的环境报道,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06年采写的“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从生态、经济、文化3个维度出发,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河流治理问题提出一整套意见。
2009年采写的“山地经济”系列报道是媒体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关注“山地经济”,就山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探讨,成为云南、四川等地区制定有关政策的参考。
2012年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后策划采写的“保护水资源 治理水污染”系列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重视。
 
五、科技日报 李禾
从2004年开始,一直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采访和报道,发表作品20余万字,其中,很多作品产生了强烈反响。例如《如何使废弃物“起死回生”》一文,揭露了我国废弃物回收、储存和再利用等方面问题,引起了中宣部等中央部门的关注,并专门发文表示“科技日报刊文披露废物治理问题值得重视”;关于我国新能源发展报道,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特别报道奖;《令人费解的“造林工程”》、《调整空气监测站,人为增加蓝天数?》等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此外,还有大量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用以及被其他报刊及网站转载。
 
六、中国青年报 刘世昕
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主任记者。从事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相关报道14年。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滇池等流域治理、“一控双达标”行动、黄河、长江水问题调查,到新世纪以来的第六、七次环保大会、圆明园铺膜事件、环保风暴,松花江污染事件、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再到近年来的环保经济新政策的试水、节能减排追踪、渤海溢油事件调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她的文章几乎覆盖了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所有大事,并总有独到之处和重大社会影响。
自1999年至今,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2009年获中华环境奖。
 
七、工人日报 王冬梅
王冬梅曾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央直属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和全总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采写的稿件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等。
近10年来,她为环境污染地区的百姓仗义执言,从没错过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且视角独特,多次荣获中华环保世纪行、杜邦杯好新闻奖、关注森林新闻奖等。在《新闻战线》杂志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舆论监督与环境保护》、《媒体监督在环境环保中的作用》等数篇学术论文,2011年出版专著《中国环境问题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环境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检索文章。
 
八、中国环境报社 杨明森
中国环境报社社长,高级编辑,兼职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被评为环境保护部(总局)系统先进个人,并带领中国环境报社获得连续多年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环境报社的领头人,他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把握和认真贯彻环境保护部党组的决策意图,为环保大局服务,为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服务。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环境报的宣传报道做到了重大原则问题不含糊,重要新闻事件不缺位、不失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此外,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环境报社努力推进“以问为核心”的报纸风格建设,通过5年的努力,报纸风格逐步形成,新闻报道质量明显提升,发行量也连年攀升,从其上任时的不到15万,增长到30万份。
 
九、河北日报 吴艳荣
河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从事环境报道15年,曾获河北省委省政府节能减排“双三十”先进个人、河北省十大环保杰出人物、河北省环保专项行动先进个人、河北省环境保护突出贡献者、地球的女儿等荣誉称号。
吴艳荣采写、编辑的环境报道达1600多篇。采写的消息《6000万投资环保工程,值——西柏坡发电公司“零”排放工程运行一年节水1566万吨》荣获杜邦杯全国环境好新闻一等奖。
在吴艳荣的积极推动下,2009年6月,河北日报与河北省环保厅共同创办《生态文明》专刊,每两周出版一期,至今已出版80多期,成为全省宣传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文明的重要舆论阵地。
 
十、西部商报 任世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理事。2007年拍摄的《群众的力量》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单幅金奖。2009年拍摄的《艰难取水路》获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环境类铜奖。《旱区的孩子》先后获杜邦杯全国环境好新闻摄影比赛、“金镜头”全国新闻摄影比赛、国际“人与水”摄影大赛 、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影像亚洲”第三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各类摄影比赛上获金、银、铜奖100多次。
从2000年~2012年,他利用手中的相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他拍摄的《旱区的孩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早日解决西部地区孩子用水难做出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