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

黔西南州:治理石山 山林尽染满目翠

2019-03-22 13:56来源: 贵州日报编辑:明辛

  “每天早上起床,推门见绿,空气清新,心情特别舒畅。”近日,记者在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采访,面对满山生机勃勃的葱葱青绿,不时能听见村民开心的言语。
  这里曾经“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坡石头无粮收。”怪石嶙峋的石漠化一度使这里成为不宜人居的区域。“山多、石多、坡多,土少、地少、水少,村民广种薄收,真是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回首往事,冷洞村支书朱昌国感叹,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过度开发中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有效遏制石漠化,冷洞村人开始探索在石山上种植金银花,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那些曾令人生厌的石头在村民眼里变得亲切起来。“金银花长在石头缝里,石头就是它的天然支架,绿色的枝叶都会覆盖在石头上。”朱昌国说,冷洞村在石漠化治理中种植金银花,不仅让荒山秃岭绿起来,还为村民找到了致富增收门路,不少长期依靠救济的村民靠种植金银花实现了脱贫致富。
  冷洞村发生的可喜变化是黔西南州一个个石漠化山头绿起来的缩影。
  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雄、奇、险、秀的山地美景随处可见,然而,与美景相伴相生的,还有贫瘠破碎的石漠化地貌。统计显示,全州石漠化面积达到754.4万亩、潜在石漠化面积317.1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9.9%和12.6%,是贵州省石漠化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程度最高的地区。2008年,全州8县市全部被列入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县。
  为有效治理石漠化,早在1990年,以解决石漠化生态环境改善和贫困山区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示范项目为平台,探索扶贫开发与石漠化治理有机结合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在黔西南州成立。20余年间,先后探索出顶坛模式、坪上模式等众多石漠化治理、科技扶贫和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统一的成功范例并广为推广。
  作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近年来,黔西南州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科学发展、保护优先、加快建设、永续利用”的方针,在治理石漠化的道路上始终奉行因地制宜,生态治理;不与天斗,不与地争,而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持走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大力实施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使生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民心,贫瘠的石漠化土地开出了绿色致富花。
  为进一步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石漠化治理,该州曾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贵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等系列活动,昔日的荒山石山逐渐添绿增翠,石漠化山头渐次铺上了一层层绿装。“十二五”期间,该州共完成各类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营造林279.46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如今,黔西南州成为整体列入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州。
  记者了解到,去年,黔西南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做好全州林业工作,确立了“林业生态持续向好,林业经济持续发展,涉林群众持续增收”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全州国土绿化和绿色产业发展,切实落实好生态扶贫工作,全州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国土绿化面积稳步增长,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2018年,黔西南州完成了88.08万亩营造林任务。组织州级和县市、新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0余次,全州2万余名干部职工群众踊跃参加,共植树26.35万株。
  同时,湿地保护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全州已建成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25.86万亩,湿地总面积16.68万亩;全州湿地生态保护面积26.77万亩,保护率68%以上;安龙招堤、晴隆光照湖、北盘江大峡谷3个试点湿地公园一次验收通过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黔西南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2018年12月经州政府批复实施;兴义万峰湖、安龙招堤等7处公布为省级重要湿地;兴义新丰重要泥炭湿地等11处公布为《黔西南州第一批州级一般湿地名录》,并建立10处湿地保护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