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生态创建 > 正文 >

全民护河,霍童溪与碧水“重逢”

2022-07-07 15:33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图为治理后的霍童溪,畲族姑娘漫步在水清岸绿的溪畔对歌、戏水。宁德市蕉城生态环境局供图
  沿着福建省宁德市霍童溪一路向下,山水钟灵毓秀,稻田诗情画意,乡间美丽风景与村庄美好生活正诗意相连。然而在宁德迈入脱贫“快车道”的“十三五”发展初期,这幅“美丽山水画卷”却曾遭到破坏: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河滩违法堆放大量建筑垃圾、畜禽养殖无序……
  近年来,宁德市践行“两山”理念,采取“高位补短板、精准建长效、创新促延伸”的保护思路,统筹做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两篇文章,擦亮治水“美丽名片”。如今,宁德市霍童溪(蕉城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的图景再次与霍童溪“重逢”。
  立法编规 开启护“水”新篇章
  21世纪初,基于当地“原生态”的发展背景,霍童溪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Ⅱ类优质水,工业基础薄弱,保护难度自然偏小。在脱贫致富路上,宁德先后抱到多个“金娃娃”项目,培育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铜材料等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当地经济随之进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但伴随而来的是企业数和人口数爆发式增长,加上污水处理厂缺失,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排溪流,以及部分水库移民在库区无序养殖,当地水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之前每逢下大雨或是河道泄洪,垃圾就会被冲刷到主河道,荒滩上堆着垃圾,群众意见很大。”谈及昔日环境“痛点”,住在霍童溪旁的村民止不住埋怨。
  企业腰包鼓起来了,生态环境却开始走“下坡路”了。如何解决历史“欠账”过多造成的功能性缺失,实现经济、生态同步发展,是宁德在发展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我们遵循‘高位补短板’原则,先后制定《宁德市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和全省首个单流域规划《霍童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等10余个专项规划做了衔接,从立法和编规入手开启霍童溪流域保护新篇章。同时,联合水利等部门开展河道挖沙专项整治。”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蕉城生态环境局局长詹舒杰告诉记者,前期流域沿线县(区)政府还召开跨区域协商会议10多场,共同协商推进霍童溪保护,并同步建设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沿线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污水处理兜底。
  从清退沿岸造纸厂、板材加工厂、畜禽养殖场,到严厉打击利用废塑造粒厂、造纸原料加工厂等污染大、能耗高企业,再到关闭拆除沿线污染企业,对“皮革厂”“电镀厂”等环境不友好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宁德坚守生态红线,倾力守护霍童溪清水通道。
  实践证明,立法编规、设立产业门槛、强基补弱等一系列优化顶层设计的“组合拳”,是破题历史欠账的“对症药”,自上而下、大手笔谋划成为流域生态保护变强的“秘诀”。
  三重监管 力推水环境整治
  清晨,从霍童溪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江心被“拨”出一道道涟漪。在岸边,几名志愿者正端着水桶朝水里放生,鱼儿们如金丝带般在水里舞动。
  这是“河长日”系列活动现场,也是宁德守护碧水蓝天、实施长效监管的生动缩影。
  面对后续水生态环境维护人手不足、资金紧缺的窘况,处于项目建设高速期的宁德,梳理流域监管全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将关键点放在了“三个监管”上,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霍童溪保护的重任。
  “按照智慧监管+法治监管+全民监管的思路,我们通过完善前端感知监测设备、形成法治协同监管模式、调动各方力量护卫流域等方式,水质量、水生态、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谈起对霍童溪的保护,詹舒杰心中更有了底气。“通过监控实时监管,加上公检法等部门齐抓共管,还有‘河道警长’保驾护航,有威慑力更有行动力。”
  霍童溪在持续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全力攻坚,一场河湖“清四乱”的战役随之打响。在这场战役中,集中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
  截至目前,宁德开展整治行动92次,清理非法渔排1980框,清理库区养殖网箱面积24.37万平方米,依法拆除河道内违法建筑11处,累计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14800平方米,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8起。经过系列整治,霍童溪(蕉城段)流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常年保持河岸整洁、河道畅通、水质清澈,库区水质也由Ⅳ类提升到Ⅲ类。
  同时,全民共治的氛围日渐浓厚。据霍童村村民黄岷山介绍,保护霍童溪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霍童镇民间河长黄振坤每天义务巡河,劝导并阻止河道沿线乱堆垃圾、乱排废水、乱搭乱建等行为,宣传保护母亲河。”黄岷山说。
  在河长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护河行动中,“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已蔚然成风。
  农旅融合 有风景更有“钱”景
  随着“咔、咔”快门声响起,霍童溪沿岸生态旅游景区一处处美景被定格在游客的相机中。溪畔3万多株桃树苗被种下后,700多亩桃林成片,河道两岸青山含翠、水清鱼欢。岸绿了,景美了,保护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发展。
  在霍童溪流域河谷平原地区,大部分村庄都种蔗、制糖。通过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联合审查获得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认定的黄田村红糖板在其中品质最优。“甘蔗都是临霍童溪种植,这两年水环境好了,糖蔗甜度高、出糖质量好,产量自然有所提升。”村里的古法制糖传承人黄师傅表示,这些红糖不仅在本地销售,还销往省外,产销两旺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益。
  无独有偶,霍童溪畔的贵村也探索出了“生态致富之路”——以“水韵故居”为主题,依托古渡口、古民居、古榕树群等景点,辐射带动商业、农业、生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国家级森林乡村”等称号接踵而来。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贵村从贫困、闭塞的古村落脱胎成为朝气蓬勃的美丽乡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的景象,让贵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东升笑逐颜开。
  黄田村与贵村是以霍童溪为轴线打造霍童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推进流域沿线村庄“绿盈乡村”建设的成功映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山水相依,玉带连银珠”,水韵成为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一抹靓丽色彩,其环境治理成效也转化成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过去一年,宁德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0亿元,增长13.3%,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5项指标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宁德同步实现了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
  下一步,蕉城区将继续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建设“百里画廊、曲水桃源”,将霍童溪打造成具有亲水廊道、生态堤岸、文化景观带的美丽河湖,带动乡村旅游,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雷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