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我国西北的祁连山,是甘肃省张掖市的“母亲山”。近年来,张掖将对自然的敬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从矿山关停的阵痛到“零碳城市”的探索,从生态修复的硬仗到碳汇交易的创新,为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从“千疮百孔”到绿意盎然
曾经祁连山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西部生态屏障“千疮百孔”。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本地实际,针对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中部走廊绿洲区和北部荒漠戈壁区三大基本形态,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稳步推进,拆除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曾经喧闹的矿区重归宁静,为生态自然修复创造了条件。
为从源头解决生态问题,张掖市在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下足功夫。黑河是张掖的母亲河,也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张掖市通过实施节水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黑河生态水量,让黑河湿地重新焕发生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还获评生态环境部2022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如今,祁连山生态环境已实现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历史性转变。据统计,黑河湿地保护区新增植物和新增鸟类比2011年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14% 、50%。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雪豹、白唇鹿等珍稀野生旗舰动物种群数量明显上升。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张掖市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掖市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现代农业是张掖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张掖市大力发展现代寒旱农业,培育壮大现代种业、绿色蔬菜、肉牛产业、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张掖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金张掖农优品”品牌逐渐叫响全国。
在工业领域,张掖市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积极培育绿色工业。以清洁能源产业为例,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张掖大力发展风电、光电产业,打造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
生态旅游产业也成为张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祁连山的壮美风光、黑河湿地的独特生态、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张掖市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了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马蹄寺等一批知名旅游景区,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注重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体验。
未来,张掖市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