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绿色产业 > 正文 >

广东东源盘活生态资源,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2022-05-11 15:15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2017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获评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当时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在此基础上,近年来,东源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晰绿色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如何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绿色发展新路?记者近日赴东源县进行了采访。
  守好绿色本底:拒绝涉污染项目金额超百亿元
  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面积4009平方公里,是全省县域面积第二大县,也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水源地。
  “绿色是东源的本底,是东源的核心竞争力。”河源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局长张建安告诉记者,近年来,东源县不断强化规划引领,树立环保优先鲜明导向,坚持规划先行,严把环境准入关,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彻底扭转了“唯经济建设”政绩观。“2017年以来,东源县拒绝有较大以上污染项目16个,涉及投资额度超100亿元。”
  拒绝污染项目为优质项目的落地腾出了容量。去年9月,深圳盐田—东源共建现代物流园中,东源县举行27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或签约仪式,合同投资总额约70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家禽育种及养殖等多个领域。
  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位于东源县境内的万绿湖是华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多年来,万绿湖水质始终保持Ⅰ类水标准。在此基础上,东源县积极发展水产业。
  在东源县涧头镇的一家矿泉水生产企业,万绿湖水经过一道道工序后,灌装成小瓶的矿泉水。“这些水已经出口到香港、欧洲等地区。”涧头镇镇长感慨地说,“仅我们东源县,预计今年的水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
  2021年,东源县经济总量突破1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3亿元,税收总收入突破23亿元。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东源县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4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新丰江水库和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盘活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种植、民宿等产业
  驱车进入东源县顺天镇大坪村,宽敞漂亮的沥青路,道路两旁的绿化与沥青路相互映衬,形成一道风景线。大坪村支书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坪村狠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守得住绿水青山,终于迎来金山银山。”
  村支书口中的“绿水青山”,是指村中的古树公园,如今已是大坪村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古树公园所处的地方叫龙祖山,当地人视其为“风水山”,视山上的米椎树为“风水树”,世代守护,禁止砍伐。因拥有这片独一无二的古椎树林,大坪村脱颖而出成为综合体示范项目建设的核心区,被定位为美丽乡村及特色农事体验社区。
  “村里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南药种植等项目经营,民宿优先安排本地村民就业,让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村支书告诉记者,村民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水稻,收入非常低,通过发展生态种植、民宿等产业后,工资大幅度提高,“每月工资有3000元到4000元,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返乡创业。”
  顺天镇党委书记介绍,目前顺天镇拥有民宿、农家乐超过40家,每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农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我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使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变成‘摇钱树’、乡村成为‘聚宝盆’。”
  位于东源县西北部的双江镇,生态环境良好,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优势在农业、特色在水果。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驿道助农”,以特色水果种植为基点、产业链条延伸为杠杆,撬动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名镇”转变。全镇高端特色水果种植总面积达8000亩,成为大湾区青睐的“果盆子”。高端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让农产品价值得到有效提高。如今当地的“西施”柚一对可以卖到150元,“阳光明媚”葡萄可以卖到30元一斤,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12785元增加到2020年的17580元。
  地处东源县康禾镇北部的仙坑村,生态优美。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村内有20多幢清代客家方形围屋,古建筑和客家文化遗产保存完好,被列入住建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仙坑村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以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背景,以四角楼、八角楼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为中心,逐步形成了“赤南公路—农田水渠—四角楼—八角楼—登云书院”的民俗展示与生态旅游结合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路线,带动了茶叶种植园、研学旅游、万家旅社、民宿、农家乐等项目的发展。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驻仙坑村党建指导员廖武彪告诉记者:“仙坑村目前年吸引外来游客超过7万人(次),随着‘万家旅社’项目的落成,预计可为开办民宿的群众每户年均增收两万元。”
  用好资源禀赋:从无序开采转向提高资源附加值
  “这是节能幕墙玻璃,这是保温幕墙玻璃,都是供给国内大型房地产集团的。”在东源县蓝口镇旗滨集团厂房内,集团客户经理指着琳琅满目的各式玻璃产品向记者介绍说。
  “镇上的石英砂资源非常丰富,以前都是无序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这位经理告诉记者,“过去产品都是粗加工,资源附加值非常低。我们集团主要经营高档LOW-E节能幕墙玻璃,对石英砂进行深加工,极大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原砂一吨大概只有20元,经过加工成为产品后可以卖到2000元。”
  “以前很多都是小作坊经营,粗放式发展,直接把石英砂挖出来之后就卖,产品附加值低,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蓝口镇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通过大力整顿“小散乱”的采砂企业后,引入旗滨集团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让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大集团严格抓好环境治理,不仅生产过程确保达标排放,而且矿山采挖后严格执行复绿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蓝口镇政府负责人还提到,该镇将依托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以硅产业基地发展为基础,结合城镇提质扩容,扩大硅产业园区规模,提高园区接纳承载能力,促进硅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和提质增效。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东源县做强资源经济组团,推动优势资源高效转化。”张建安提到,下一步,东源县将加快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群集约发展,促进蓝口、柳城石英砂加工企业有序搬迁、改造、整合、入园,打造硅产业新城,全力打造千亿级硅产业集群。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郑秀亮
——————————————
中国环境报原题为:
让发展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
广东东源盘活生态资源,探索绿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