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绿色产业 > 正文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广西全州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2023-05-09 15:03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水田里,一位老农牵着一头牛在犁地,一头小牛在旁边戏耍,远处是一片隐在绿树丛中只露出屋檐的房屋,再远处就是把村庄包裹起来的绵延翠绿的山。
  好一派田园风光,来自全国近40家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见此情景连连称赞,纷纷停下脚步拍起照来。这是中国记协组织的新闻战线采编人员深入桂北乡村考察调研乡村振兴时见到的一幕。
  此次采编人员考察调研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和庙头镇大碧头村。这两个村子是全州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
  大碧头村:把村里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行人踏上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明朝古驿道,走进了现保存50多栋明清住宅、两座古祠的大碧头古村。
  古村建筑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左右排列,村道全由石条砌阶、石板铺路,形成三横三纵格局。古村建筑清一色的青砖青瓦,正脊翘角,侧脊飞扬,三叠式马头墙,猫弓背式山墙,木雕、石雕、砖雕点缀其间。
  采编人员考察沿山而建的大碧头古村。
  而在古村的旁边,是现代的新式楼房,称为新村。原来为了保护古村的原貌,现代人建造的楼房,都置于古村之外。如今的大碧头村,一边是青砖黛瓦、画栋雕梁、古香古色的古宅,一边是钢筋水泥结构、彩砖贴墙的洋楼,古韵新姿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建在大碧头古村外的现代楼房。
  然而谁能想到,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大碧头村,曾经村民为生活所迫外出打工,92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87人,全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村庄明清古宅失修、土地荒芜。
  讲解员吉美云告诉记者,她之前在广州打工,后来听说家乡建起旅游度假区,便回到家门口工作了。她说,度假区里像她一样回来工作的村民有很多。
  她所说的度假区,就是在村里建起的4A级桂林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桂林市五星级康养田园综合体。
  大碧头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着力打造让人们“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品蓝本”,引入资金,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尊农重农、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四大原则,注重与自然环境整合,并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在群山自然间,重塑田园生态景观,把村里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区,成为广西最美乡村之一。
  游客在大碧头康养田园综合体康养核心区参观。
  不仅让乡村美起来,还要让农民富起来。大碧头村依托景区资源优势,引导村民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餐饮、酒馆、茶吧等业态,盘活“沉睡资产”。
  目前,大碧头村192户村民流转土地1800余亩,土地流转率达到100%,每年,村民依靠土地流转租金收益近20万元。依托康养田园综合体和国际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大碧头村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已初步形成湘江大健康养生产业经济带,带动周边各族人民发展农家乐或进入景区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毛竹山村:小葡萄大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走进毛竹山村,成片的葡萄田映入眼帘,一串串绿绿的葡萄花苞挂在枝头随风摇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毛竹山村成片的葡萄地。
  毛竹山村因漫山遍野的毛竹得名,是才湾镇南一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共46户150多人。由于交通不便,这里曾是全镇最贫困的村。流传的民谣“泥砖瓦,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改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毛竹山村开始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
  1981年出生的王德利,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同时也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王德利说,自从2002年开始种植葡萄后,生活慢慢就好起来。他高兴地指着自家的三层楼说:“2006年就把这栋房子盖起来了。”
  王德利(右二)向记者介绍葡萄种植情况。
  近年来,毛竹山村重点发展葡萄种植业,采取“党小组+理事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村提子葡萄种植面积600多亩,人均年纯收入达3.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提子葡萄近3000亩,成为才湾镇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曾经贫穷没落的小村庄,依靠葡萄产业的发展,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为有效提升毛竹山葡萄的品质和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毛竹山村的村民积极开展葡萄品种改良工作,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引进阳光玫瑰、春光、密光、妮娜皇后等葡萄新品种。
  毛竹山村5G数字农业示范园。
  去年,王德利家改良了3亩葡萄地,引进种植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5个葡萄新品种,每亩产值是原来品种的两至三倍。他说,今年准备再改良两亩,家里还开起了农家乐,销售农家土特产,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依靠葡萄产业种植,越来越多村民如王德利家一样,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毛竹山村也发生了大变化,村里统一规划建设了新民居,建成休闲广场、停车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自来水,打造农旅结合新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桂北吐鲁番”,获评“广西绿色村屯”“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
  葡萄产业还带火了毛竹山村的乡村旅游。2019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才湾镇落成开园,毗邻纪念园的毛竹山村成功打造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迎来红色旅游热,让红土地焕发了新活力。
  当我们考察调研结束准备离开村子时,见到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正走进这个生机盎然的小村庄。
  络绎不绝走进毛竹山村参观的游客。
  在全州,乡村振兴“最强音”正在奏响,新农村处处生机盎然,像毛竹山村、大碧头村等实现整村致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村庄还有许多,这些村庄在因地制宜探索和发展特色产业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正在全州徐徐展开。 作者:中环报记者马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