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绿色产业 > 正文 >

阿勒泰打造美丽新疆先行区

2024-08-12 10:50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轩瑞雪
  “阿勒泰真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最近一段时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绝美自然风光令无数游客心向往之。
  美梦源于美景,美景源于阿勒泰地区多年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
  阿勒泰地处新疆北部,拥有“一山两河”(即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构建“大生态”格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地区接待游客1846.64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实现旅游收入163.41亿元,同比增长35.28%。
  
  抬头“天空蓝”,放眼“生态绿”
  
  今年,阿勒泰地区着力推进全域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在城区和街道休闲区设置口袋公园、花卉区、景观区,通过精心搭配,增加城市绿化园林景观,为城市增添新的亮点。“好环境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舒适。”阿勒泰市民刘飞说。
  除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阿勒泰地区针对传统矿山生产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加大力度推进绿色矿山综合治理。
  在新疆哈巴河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矿、选矿和运矿车间一派繁忙。自2023年公司实施选锌工艺改造、尾矿集中再选等关键核心项目后,锌回收率从49%提升到63%左右,每年增效4200万元。尾矿集中再选项目每年增加利润总额约4500万元。企业回水利用率达100%,每年节约用水600万立方米。
  围绕打造“碧水”和“青山”,阿勒泰地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4952.58平方千米,实施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工程,持续对11家涉重金属企业进行排查整治,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阿勒泰地区近三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扣除沙尘天气)、12条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比例为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良水质比例持续保持在100%。”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建忠说。
  
  端好“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看着蓝天、白云、草原、花海……心中无限感慨,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近日,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游客走进吉木乃县草原石城,被满地鲜花和形态各异的奇石深深折服。
  生态美,旅游旺。吉木乃县通过打造探秘游、徒步游、康养游、红色戍边体验游等,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近年来,依据优质的生态资源,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古尔邦节期间,阿勒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15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25%;实现旅游收入13.61亿元,同比增长12.65%。
  除了夏季旅游,作为“中国雪都”,阿勒泰地区的冰雪旅游资源也可谓得天独厚。2023—2024雪季,阿勒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162.2万人(次),其中,滑雪游客100.4万人(次)。
  依托雪场的经济效益,阿勒泰地区不断培育冰雪消费热点,通过在雪场设立酒吧、咖啡厅等,不断丰富美食广场、酒店民宿、冰雪装备、文创产品、温泉服务等消费元素,让“冷资源”变“热经济”。
  2018年,阿勒泰地区在将军山北面全面启动荒山绿化工程并新建公园,在南面设计开发了数十条不同规格的雪道,打造国际一流滑雪场。阿勒泰市民顾红说:“如今的阿勒泰,冬天能滑雪,夏天可乘凉,真是个好地方。”
  从荒山到生态公园再到滑雪胜地,将军山的完美蜕变是阿勒泰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旅游产业、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注脚。
  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县2个、乡(镇)20个、村144个,全力打造美丽新疆先行区取得阶段性成效。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