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 地方资讯 > 正文 >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自流井

2024-11-28 14:26来源: 中国经济网编辑:轩瑞雪
  近年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及效益转化上创新招、出实招,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氢能发展为“纲”,在绿色低碳上做加法
  
  一方面,着力规划引领,建强基础设施。以西南(自贡)国际陆港、东锅产业园为依托,按照“一园两片区”规划建设自贡市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总规划面积5000余亩,集群化发展氢能“制储运加用”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同时,将产业园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盘点”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产业园建设,现已整合投入资金4.5亿元实施东方锅炉厂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东锅大道(新建段)实现建成通车。另一方面,主动向外拓展,健全产业链条。成立氢能招商工作专班,细化制定产业链图、强链补链图、招商引智图、目标企业目录表“三图一表”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图谱。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氢能主题馆成功“靓相”工博会,签订了东方锅炉储氢装备产业项目、蜀道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东方锅炉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等合作协议,签约金额20亿元。
  
  以污染防治为“先”,在源头管控上做减法
  
  一是创新实施生态环境集中攻坚。组建以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集中攻坚领导小组,在重点时段,抽调环境保护重点责任单位骨干人员,组成污染防治集中攻坚小组,全面排查整治大气、水环境问题,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大环保”格局。2023年以来,开展集中攻坚6次,累计排查整治环境问题100余个。二是创新实施大气污染精细治理。创新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管控区域精细化管控,聚焦中心城区的人口密集、车流量大、商业体多等老工业城市的基础实际,科学划定核心管控区和重点管控区,实施提级管控,强化管控区内重点领域科技帮扶、重点环节综合执法,依法、科学应对臭氧和颗粒物污染风险,完善了大气防控新模式。三是创新打造餐饮油烟治理典范。打造梵华1939商业综合体餐饮油烟治理示范街区,构建“商户自查、物业协管、政府统管”的三方共治体系,采用“二次净化”创新手段,进一步降低餐饮业户油烟排放浓度。截止目前,已加装5台大型油烟净化设施,集中烟道油烟排放浓度均值低于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65%。四是创新实行流域联合联动模式。充分利用“河长+段长+点长”的巡河机制,全面摸清流域污染源现状,形成《自贡市自流井区水污染源示意图》。科学整合水务、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水污染治理项目,系统谋划建设内容,联合实施流域治理,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环境改善。
  
  以责任压实为“要”,在管理制度上做乘法
  
  一方面,自加压力助力担责尽责。率先施行《自贡市自流井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不力约谈办法》,对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环境质量改善不力的单位实施通报约谈,并将通报约谈结果运用于考核、问责,进一步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另一方面,奖惩并行助力主动作为。创新制定《自贡市自流井区生态环境保护红黄绿牌管理制度》,采取“红牌警示+黄牌预警+绿牌激励”方式,鼓励责任单位创新工作、积极作为、担当实干,探索责任压实新方法。截至目前,已约谈区级相关部门和镇街领导干部34人次,发放黄牌预警19张,绿牌激励81张。
  
  以效益转化为“本”,在生态修复上做除法
  
  一是兜牢耕地保护底线。常态化推进实施耕地恢复,2022年以来累计恢复耕地3670亩,全区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达到6.86万亩,超额1.16万亩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深挖土地资源潜力,扎实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先行先试“社会投资、收益共享”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率先通过公开招商确定投资人,自流井区飞龙峡镇补充耕地项目已完成施工138亩。二是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以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深度治理项目和朱公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全面建设配套生态隔离带、人工湿地、人工浮岛等,目前已新建湿地面积17亩,在朱公河沿线栽种水生植物550米,生态缓冲带河道岸坡治理10公里。结合城乡发展规划,巧用“微空间”见缝插绿,大力实施口袋公园、市民广场、邮票绿地建设,建成市民广场22个,口袋公园15个,邮票绿地13个。2021年以来,组织植树节活动,累计新增绿地面积30亩,全民义务植树79.5万株,完成营造林超10000亩、金鱼河植绿补绿325亩。三是抓牢生态发展主线。积极发展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等多元业态,丰富提升“大景区”内涵,依托辖区极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近年来,四川星辰大海户外拓展有限公司、自流井区荣边镇尖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功申报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第八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飞龙峡镇和尖山村、草堂村、红岩村获评2023年省级森林乡镇、村庄;建成以“生态自然”为主题的研学基地6个,打造培育隐山居名宿、顽皮营地、阳光雨露、逸趣园、怡贤山庄等40余个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项目。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