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襄阳古城游客如云。曾多次来此游览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如今襄阳护城河面貌一新。顺着城墙徐行,但见沿线杨柳依依,护城河内碧波荡漾。
早在春秋时期,楚人“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就修起襄阳城池。在宋代,襄阳护城河规模初具,平均宽度超过180米。如今的襄阳护城河,长5060米,最宽处有250米,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护城河。
史料记载,襄阳护城河在南宋及明清时期有过5次大规模的疏浚。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76年和1991年进行过清淤。近年来,襄阳护城河再次面临淤泥之困。
今年3月,襄阳开始对护城河进行全面改造。对南门桥至民主路桥的护城河进行清淤,清淤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对护城河拥军桥附近360米河道进行扩宽;在护城河拥军桥附近河道两边进行景观建设,绿化面积达2.2万平方米。
为高效施工,护城河清淤项目引入新工艺。在护城河围堰,然后抽干河水。用抽沙泵吸起淤泥,用水陆两用挖掘机清除石头和建筑垃圾。在选用设备时,均坚持低噪音的要求,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
为避免淤泥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施工方把清出来的淤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淤泥固化厂。通过物理和化学处理方式,充分去除淤泥中的重金属和水分,作为种植土提供给农田和景观项目。“如今,护城河水质清澈,两岸整洁,环境更美了。”河边丽波苑小区的吴爹爹满意地说。
据介绍,在河面扩宽之后,民主路到拥军桥段的护城河边,将配建绿化景观和人行步道。(记者陈屿、通讯员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