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正文 >

守望星辰大海的崇明岛

2020-01-08 15:33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8版编辑:南筏

  记者日前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踏上了素有“东海瀛洲,长江门户”之称的崇明岛,探寻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真相。
  生态岛建设19年,从“人进鸟退”到“鸟进人退”
  陆地和海洋的上空,是鸟儿们的“高速公路”。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候鸟在东亚——澳大利亚间往返奔波,穿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串联不同思想、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见证着地球文明的生生不息。
  崇明岛东滩湿地作为迁飞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为南来北往的候鸟提供迁徙的重要补给,见证人与鸟之间的故事。
  这里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集散地,每年都有大批鸻鹬类以及雁鸭类候鸟春秋过境、冬季栖息。数据显示,该区有鸟类108种,约占我国鸟类种数的1/10,鸟类总量达200万-300万只,约占上海地区的1/4。
  “现在,东滩候鸟种类越来越多,候鸟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的候鸟干脆就不走了,留在崇明过冬。”用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王扣柱的话来说,“崇明生态建得好不好,不能自己说了算,要由鸟和鱼说了算。”
  据介绍,上海崇明生态岛建设至今已是第19个年头,爱鸟护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王扣柱举例说, 20年前如果游客到崇明岛,岛上的居民一般会抓野鸭、打野鸟,用“野味”来热情招待。如今,岛上已经立法禁止捕鸟抓鸟,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抓鸟是违法的。
  观念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举措的落实。21世纪初,上海就提出崇明生态岛建设理念。2016年9月,上海决定举全市之力支持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在全区域禁猎,并开展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实,大量越冬候鸟飞抵崇明东滩,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数量明显回升。
  生态是崇明最大的财富。崇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召忠深有感触地说,“到了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好生态就是发展的最大优势,福泽一方。”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崇明的“新岛民”,对诗意的依恋成为大家留下来的理由,他们对“世界级生态岛”充满期待。
  王扣柱给出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崇明GDP的增量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税收增长率在全市名列第一名。”
  这就是生态回馈民生的最好方式。依靠崇明良好的环境优势,体育、旅游、科技、文化等产业与生态结合,共同向着绿色产业目标发展。王扣柱说:“通俗来讲,以前是把生态环境的血补足,现在我们要让它自己造血。”他认为,崇明岛的实践说明保护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在采访中,谈论起崇明的未来,每个人都充满自信,这自信源于多年的坚守。
  控制外来物种,优化鸟类生境
  候鸟经过长途迁徙飞行,体力消耗巨大,它们迫切需要一处栖息地,补充能量后继续向繁殖地飞行。“崇明东滩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食物来源,这里是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处‘加油站’。”崇明东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沈帅说。
  2002年,崇明东滩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可不久后,一种叫互花米草的植物的出现使崇明东滩面临了巨大的生态危机。
  这种植物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为在沿海区域加强保滩促淤、防浪消浪而引入的外来物种。令人难以预料的是它扩散速度快、根系庞大。至2011年,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分布面积就达21平方公里,并仍以每年3~4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保护区核心区扩张。
  互花米草的蔓延让可以为候鸟提供食物的芦苇、海三棱藨草、鱼虾蟹等本土动植物和底栖生物无法生长。崇明东滩的雁鸭类候鸟数量从十几万只骤降到一两万只。“鸟为食亡,没有食物吃,候鸟就都不来了。”沈帅说。
  整治东滩湿地刻不容缓。2013年9月,总投资11.6亿元的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对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互花米草进行生态控制,打造适合不同候鸟生存的生境环境,优化鸟类栖息地,依托上海各大院校,开展植被、底栖动物和鱼类等自然资源及水文、水质、滩涂淤涨等环境因子的多方位科研监测。
  目前,项目区域修复后的湿地生境面貌已初步呈现,20个不同的生境单元为不同候鸟提供优质环境,大量越冬候鸟飞抵崇明东滩。
  “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数量明显回升,成为‘白头鹤之乡’,消失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2017年冬季也重新出现。”沈帅说。
  为长江旗舰濒危物种打造生命方舟
  “水中大熊猫”“长江鱼王”“爱国鱼”,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刘健,一口气用了3个比喻来说明中华鲟的珍贵。“每年夏秋季,中华鲟从东海洄游到四川宜宾附近水域产卵,产后再游入大海,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如同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听着刘健的介绍,采访团一行被眼前憨态可掬的鱼儿深深吸引。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唯一的“幼儿园”,特有的“待产房”,又是重要的“产后护理场所”。刘健介绍,“目前中华鲟自然种群出现逐渐衰退、自然繁殖不连续的趋势。”
  面对严峻的形势,上海市2002年批准建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2003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2005年,上海颁布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8年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继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基地一期2016年投入运行后,保护基地二期也将动工建设,打造成长江旗舰濒危物种的生命方舟,建设国际标杆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中华鲟带来了生机。
  在刘健看来,保护区管理处有几支“奇兵”:救护长江口水生野生动物的专业队伍,是名副其实的“水生动物120”;繁育养护驯化专业队伍,可以说是中华鲟的“保育员”;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专业队伍,负责环境监测和长江口中华鲟资源的监测,是“水资源预警队”;巡航执法管理队伍,对保护区内的许可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对禁止行为进行教育、处罚,他们是“水域执法队”。
  从2004年开始,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持续开展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目前管理处有大小不同的中华鲟800多尾,每一尾都有体内和体外多重标志,放流之后可以被监测跟踪,及时掌握它们的生长情况。人们为关爱和保护国宝中华鲟持续努力着。(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