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不仅要靠法律的硬约束,更要让每个人自觉去学法、用法。”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与宣教处处长陈建峰介绍,近年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让法治宣传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前不久,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整合资源全员普法
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学法早已成为每位执法人员的日常“必修课”。
“我们局内的普法工作贯穿全年,局党组带头学法,业务骨干定期参加法律培训,并通过专家讲解、党支部讨论等形式,不断增强法律素养。”陈建峰说。
自2021年起,嘉兴市出台了《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这一规划明确了法治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普法计划主要是把现有的不同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普法不是一个处室、一个单位的任务,法规处要普法,执法队也要普法,业务处室更要普法,有了计划就可以定期督促和查看普法进展。”陈建峰介绍。
为了确保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还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调动各部门力量协同参与。
为促进法律知识的学用结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定期组织执法练兵夜学夜查活动,通过模拟执法、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实战能力。同时,利用每年排污单位培训、轮训等契机,对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法律政策宣贯。
截至目前,嘉兴市已有11名在编人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4年又有8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执法证持有率达100%,法律知识网上学习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为100%。
线上线下全民参与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在推动法治建设时,始终坚持内外兼修的策略,除了加强内部的法治教育,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法律知识传播到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市民。
嘉兴市通过“环保e企管”平台开展线上普法工作。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平台学习环境法律法规,还能通过答题积分的方式抵扣罚款。“目前已有超过1万家企业参与其中,7家企业通过学法积分累计抵扣了2.6万元罚款。”陈建峰介绍。
“在一次次学习和实践中,法律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成为企业和执法者共同保护环境的纽带。”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为了提升公众的环境法治意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与媒体紧密合作,推出了多个普法栏目。通过曝光与宣传,把典型案例讲得生动易懂,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在推动线上普法的同时,嘉兴市也没有忽视线下普法工作。
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第七诊所”团队成立5年来,一直致力于服务企业和基层。2024年4月,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技术帮扶,帮助第三方检测机构解决了许多实际难题。从2024年8月起,团队启动了自行监测专项帮扶行动。短短3个月内,200多位专家走进30多家企业,为18个行业提供了精准帮扶。这样的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企业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确保依法合规生产经营。
此外,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我们目前组建的‘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环保志愿队伍中,2400多名志愿者已累计发现并解决了1.3万余个环境问题。我们还打造了‘禾小禹’生态环保小记者团,开展了10期生态探访活动,共400多人参与。”陈建峰说,普法覆盖面逐渐扩大,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