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89起,所有办理的案件中,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因企施策,先后帮扶高新区100余家企业规范生产,合法经营,完善整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写了10余份指导性文件,为高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突出贡献……
这是现为江西省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大队长的程磊,从事7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以来获得的一部分工作成绩。
新余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人提到程磊,无一不竖起大拇指,为他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为他优秀卓越的执法技术和本领、为他敢于争先的工作精神……13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业史,也是程磊从环保“门外汉”转变成业务骨干的成长史和蜕变史。

勤学苦练,是环保领域的“行家里手”
1982年出生的程磊,2009年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后,从事过环评、工程设计、污染防治、执法等岗位,为了弥补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不足,他一直勤奋学习,了解和熟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增强实践能力。
“为了苦练本领,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执法大练兵活动,提高自己的执法能力。并积极钻研探索,掌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新技术和设备,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程磊告诉记者。
不管工作多繁忙,程磊每天都会尽量抽出一两个小时用来提升自我。日积月累练就他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先后取得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职业资格证书及环境保护高级工程师职称。
完善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执法经验使程磊受聘成为江西省生态环境应急专家,并入选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成员、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成员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家库成员,获得2022年江西首届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练兵比武个人三等奖,成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乐于助人,是企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2015年程磊来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岗位,他的工作显得更加忙碌奔波,日间穿行在大街小巷和企业之间,寻找环境污染源头,夜里则翻查资料苦思冥想,寻思最佳整改方案。
在日常执法检查工作中,程磊还会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主动帮扶企业,毫无保留地向企业提供技术帮助,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名不虚传的“良师益友”,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2019年至2021年,针对区域性异味环境影响问题,他主动作为,指导高新区7家企业完成异味废气收集处理问题升级改造并通过验收,解决了困扰周边群众生活的大难题。
“每次程队来执法我们都非常安心、欢迎,有做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他都会告诉我们要怎么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
随时待命,是同事战友的“榜样楷模”
同事们眼中的程磊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是在现场开展执法检查,就是在办公室整理案卷。无论是寒风刺骨的冬季,还是酷暑难耐的盛夏,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节假日双休,他24小时随时待命,只要有工作需要,他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或处理工作。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程磊不畏恐惧,“舍小家,为大家”,安排调度全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组织排查区域内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畜禽养殖粪污、河湖岸线环境,监管定点医院、卫生院、医学隔离点,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跑冒滴漏的生产车间、无从下脚的堆场、地势险峻的排污口、夏日40度高温下的厂房,都有程队的身影,他用实践和汗水成为我们眼中当之无愧的‘榜样楷模’。”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李剑牙说起程磊充满了敬佩。
从事环保工作以来,程磊一直将“捍卫碧水蓝天”当做自己最大的工作使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带领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出色完成一次次执法任务,精心守护着全区绿色底蕴,努力交出令群众满意的生态答卷。
“‘以理以法服企业,用心用情待事业’是我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基层生态环境执法者,我只想用扎实的作风、过硬的专业技能监督帮扶企业减少污染,让企业顺利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程磊告诉记者说。 作者:中环报记者张林霞 通讯员李星雯 彭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