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怀一颗赤诚之心,守一方绿水青山——记广东省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杨智辉

2022-09-21 15:12来源: 中国环境APP编辑:雪儿
  他主动担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严守底线又主动服务,工作既有力度也有温度;他克服个人困难,总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就是广东省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杨智辉,从事环保工作22年中,他始终冲锋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是同事口中的“模范标兵”,今年8月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杨智辉在污水处理厂检查工作。
  “对得起胸前的党徽,是一名党员的准则;做好本职工作,是一名公务员的天职;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一名环保人的使命。”杨智辉说,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只要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深入治污攻坚一线,攻克一道道治理难关
  河源是香港及东江流域4000多万群众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河源的水有多重要,自己的责任就有多大。”作为负责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杨智辉深知自己身上担子有多重。如何保护这一汪好水?杨智辉足迹遍布新丰江水库集雨区和东江干流河源段沿岸的镇村、企业,深入调研掌握水质保护第一手资料。
  借助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杨智辉进一步全面摸清全市污染源状况。“在普查三年时间里,我们白天深入工矿企业调查,晚上审核数据、报告,全面摸清了河源5201个普查对象‘家底’。”杨智辉告诉记者,在数据审核集中攻坚阶段,工作忙到深夜成为常态,有时一天只休息2-3个小时,河源普查工作最终获评全省“优秀”。
  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在负责减排工作10多年里,杨智辉深入生产车间,找产污环节、看生产工况,提出源头减污建议;深入污水处理现场、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评估治污设施运行状况,指导企业提高治污设施减排效益……先后完成减排工程487个,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减排任务,河源连续多年在省污染减排中获得“优秀”。
  用心用情用功,守护环境也服务发展
  “一心为公,再大的困难险阻,又有何惧怕呢?”杨智辉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故事。
  当时杨智辉负责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整改成本高,企业抵触情绪大。一家企业为逃避整改,向杨智辉送礼、说情,但他坚持原则,坚决要求落实淘汰整改措施。“你为什么一定要揪着那台锅炉不放?你给我小心点!”一通威胁电话加上一顿粗暴的谩骂,让杨智辉心中压力骤增。“那晚我彻夜难眠,后来想想,我为公不为私,不需要怕。”随后一个月内,他主动上门5次耐心做企业思想工作,最后老板对他说:“我服你了,明天就去办理锅炉注销手续。”凭着这股“韧劲”,他先后共推动70台工业锅炉淘汰,使河源每年减少煤使用量8万多吨。与此同时,杨智辉多次与天然气经营企业协调,起草并推动出台工业锅炉整治补贴及天然气价格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治理负担。
  干环保,也要服务发展。2017年核发第一批国家排污许可证时,由于发证权限仅在市级,为解决偏远企业到市区办证不便的实际困难,杨智辉主动上门指导企业申办排污许可证,采取一次性告知、网上申报、上门审核、部分材料容缺后补、缩短审批时限等服务措施,让企业“少跑腿”。最终,河源符合要求企业都按时申领到国家排污许可证。
  杨智辉告诉记者,有一天下午他在开会,一家企业领了证后专门等了1个半小时,为的就是当面跟他说一声“谢谢”。“那一瞬间,我身里一阵暖流,群众利益无小事,再苦再累也值得!”
  顾好家更能打好仗,从不因个人的事情拖工作后腿
  2019年9月3日12时许,粤赣高速和平段大路岗隧道突发二甲苯泄漏事故,高速公路通行中断。受隧道陕窄、污染物扩散难及二甲苯易燃、有毒、有刺激性等影响,大量处置力量无法快速进入现场,给事故处置带来极大困难。
  险情就是命令,杨智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在路上查阅大量资料、联系请教相关专家,及时提出处置建议。抵达现场后,他发现事故已导致高速公路堵车长达5个多小时,如果天黑前还不能通车,严重的堵车情况将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究竟泄漏点目前情况如何?高速公路何时可以恢复通行?恢复通行话,是否会引燃泄漏的二甲苯而导致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领导要求30分钟内提出专业的意见供决策参考。
  关键时刻,杨智辉深入泄漏现场勘察,进行险情评估,大胆提出可以取消交通管制的建议,高速公路于当日18时恢复了通行。接着,他又马上投入事故处置工作中,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才稍作休息……最终,事故得到科学有效处置,东江水质未受到影响。
  工作中,他担起重任;对家庭,他扛起责任。2011年,他妻子身患重病,长期居家治疗。10多年来,他妥善兼顾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每天除了完成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外,还要时刻关注妻子的病情以防恶化。“他就像个陀螺,基本没有停过,周末节假日加班赶工作是常态,从不因个人的事情拖工作后腿。”同科室同事评价说。
  “也有人劝我,工作上就别这么拼了。”对此,杨智辉说,“本职工作总是要做好,要对得起公务员这个‘公’字”。虽然是苦了一点、累了一点,但每当看到碧波荡漾的万绿湖,看到河堤上散步市民的幸福笑容,听到游客对河源好山好水的赞美之词,杨智辉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郑秀亮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