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助力全省绿色转型发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行动日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着,一支支帮扶队奔赴驻点前线,在这其中有一个年轻而又忙碌的身影,不断地在企业、工地等现场来回奔波……
他就是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向晨辉,用坚守和初心守护一方蓝天白云,为建设美丽湖北贡献青春力量。

告别家人,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
像这样的帮扶检查工作,向晨辉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
2017年,研究生刚毕业的向晨辉进入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从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研究工作。工作一年多后,正在休陪产假的向晨辉突然接到单位通知,生态环境部大气司要从湖北借调一名年轻同志,单位经研究决定选派他到北京借调锻炼一年。这意味着要告别未满月的儿子,与家人分离近一年的时间。
“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重任面前,我不能犹豫。”他向家人解释道。
如其所说,向晨辉同志在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学习锻炼期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完成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多个重要文件的起草、协调以及贯彻落实推进工作。先后赴广东、青海、新疆、河北等地参加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核查、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专项督查、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参与起草专题报告三篇,累计办理各类函复100余件。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学习,向晨辉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综合协调、公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生态环境部大气司还特意发来一封感谢信,对他工作的突出表现提出表扬。

重返岗位,直奔现场积极参与定点帮扶
2019年底结束借调锻炼返回工作岗位后,向晨辉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参加省生态环境厅定点帮扶暨驻点执法工作。
在这次定点帮扶工作中,向晨辉被分配在第六帮扶组对荆门市开展定点帮扶。他凭借在部里参加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的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勤恳务实、主动担责、主动服务。
“老同志们现场检查经验足,我想申请去一线,向他们多学习现场检查经验。”向晨辉向帮扶组组长自荐道。向晨辉跟随着帮扶组对荆门市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燃煤散烧、“散乱污”企业、商品混凝土企业、公路道路扬尘治理等12个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检查、核查和督查,共检查工业企业800多家,矿山石料企业100多家,建筑工地100多个,机动车尾气上路检测5700余辆,非道路移动机械60余个,个体餐饮企业2500余家,基本摸清了影响荆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帮扶期间,向晨晖每天起得最早,加班最晚,坚持把工作简报和问题台账汇总报送完毕后再结束一天的工作,常常是熬到很晚才吃饭,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赞扬。
再战蓝天,由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
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不容乐观。此时,已经褪去了稚气青涩,成为大气污染防治“老兵”的向晨辉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工作中来。
此次向晨辉分配帮扶的地方是武汉,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他铆足干劲,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主要以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反弹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先后下沉到武昌、青山、洪山、蔡甸等10个区,与各区发改、城管执法、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以生态环境部推送的任务清单和交办问题为抓手,以武汉市自查发现的环境问题为辅助,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治理大气污染,时刻离不开技术监测手段。因为有了前几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锻炼和学习,在帮扶期间向晨辉熟练地与技术组沟通交流,密切配合相关工作,借助走航监测、红外气体摄像仪、FID等科技手段,对化工、家具制造、汽车制造、钢结构等工业源及建筑工地、餐饮、汽修、加油站等生活源进行核查,仔细查找问题,及时交办处理。
不只是找问题,抓整改,向晨辉主动还为被帮扶对象送技术、送政策。面对企业负责人的疑惑,他总是耐心地用最新生态环境政策和技术进行为企业纾困解难。
“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困难,现在中央和省里有些政策,能够切实帮助到企业解决难题,在他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可以为守护城市的蓝天白云作出更多贡献。”向晨辉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让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环境空气质量不断变好。近年来,向晨辉先后荣获湖北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当选为省直机关团工委代表参加共青团湖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湖北省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行动仍在继续,一大批像向晨辉一样的大气人仍行进在路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守护荆楚蓝天碧水砥砺前行。作者:中环报记者喻妙 通讯员章单伟 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