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

发现疑点就要揪着不放

2024-08-05 11:40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轩瑞雪
图为曹志敏(左二)在企业检查自动监控运维台账 。
 
  “久闻大名,你操作的无人机飞得很好。”在2024年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化工园区交叉监督帮扶现场,赣州市会昌县联络员钟振东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道。
  
  受到同行点赞的是现任抚州市东乡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曹志敏。
  
  2014年6月,曹志敏退伍后分配到东乡生态环境局从事一线执法工作。加入执法队伍后,在部队作为“军械标兵”的他,迅速成长为生态环境“执法标兵”,尤其擅长使用执法设备。
  
  “一件新设备,我们弄半天都不知道怎么用。到了他手里,翻看说明书,‘捣鼓’几下,就会用了。”东乡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吴玉昆说。
  
  近年来,为减少对企业现场检查的频次,东乡生态环境局陆续购置了许多新型执法装备,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虽然生态环境部门经常针对各种新设备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但是要熟练掌握新设备在现场执法检查中的使用技巧,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曹志敏却觉得并不难。
  
  看到复杂的新设备,曹志敏触类旁通,一边“啃”说明书,一边“捣鼓”新设备,没过多久,他就“捣鼓”熟了。如今,曹志敏使用无人机、无人船等装备排查发现违法线索“驾轻就熟”。
  
  去年9月,在接到群众反映周边某企业排放刺鼻废气后,曹志敏立即带队赶到现场。在现场,执法人员的确闻到了不正常的异味,但在线数据正常。
  
  凭借多年的执法经验,曹志敏认为一定有被忽视的细节。在对企业生产工艺、产污节点、治污措施等进行分析研判后,他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进行精准巡查。不久,他们从无人机传来的画面发现,企业烟气收集罩的烟道边上有一个肉眼容易忽视的小口子,有热源产生且正在排放废气。面对铁证,企业承认了设置旁路偷排含有机物废气的违法事实。
  
  曹志敏不仅使用新设备很厉害,对自动监控业务也非常熟悉。2022年7月,他参加抚州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自动监控实战比武活动,荣获笔试和实操第一名。
  
  生性豁达的曹志敏,碰到环境问题却总爱“较真”,每个线索都得有个结论。
  
  有一次,他在辖区化工企业日常检查时,发现废水在线监测数据长时间偏低。“当时,我仔细察看了企业的治理工艺,认为现有工艺水平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排放数据,一定有问题。”曹志敏回忆道。
  
  于是,曹志敏便在现场仔细排查细节,果不其然,他发现排水池底部往上冒泡,基本确定有暗管稀释。于是,他果断组织现场开挖。没多久,一根直通排水池底的自来水管被挖了出来。
  
  “发现疑点,就要揪着不放。”这是曹志敏挂在嘴上对中队队员们常说的一句话。
  
  “他执法综合业务很强,查办了很多大案要案。我们第一起环保用电监控违法案件、第一起无证排污违法案件、第一起环境刑事案件都是他主办的。”提起曹志敏,东乡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的同事们都称赞不已。
  
  据悉,曹志敏先后办理各类一般行政处罚及适用“四个配套”办法案件70余件,实施行政罚款金额近500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0余人,查办的多个案件入选典型案例。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