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媒体人,因一次机缘巧合的采访,转型为扎根生态农业领域的餐饮人,并逐渐将视角转向了商业以外的乡土文化和气候环境。
倡导有机饮食、拍摄传统手艺纪录片、调研自然保护地、出版画册,以及关注偏远村寨的气候问题……陈钦胜似乎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他希望能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长期主义者。
偏远村落存在紧迫的环境与气候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侗族村落。全村共辖3个自然村,有500多户、2000余人。在长期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村民过着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村里有和安桥、玉带回桥、人安桥、三王宫、竹王宫等风雨桥和庙宇,有传承千年的染布、刺绣等传统工艺以及鼓楼。
由于离县城较近,又紧靠三柳高速路进出口,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就在不远处的县城,下班或周末又可回到村里休息或帮忙。也正因此,村里保持着一直以来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耕作的是水梯田,种植的是油茶,养殖的是禾花鱼。山上有杉木,还有其他杂树。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里村的雨水越来越集中,干旱时间越来越长,传承几千年的水梯田耕作方式,由于高处梯田无法蓄水,被迫改成种茶树的旱地。
气象水文数据库WheatA小麦芽统计的和里村1985年—2022年年均气温趋势图显示,1985年—2022年,以5年为窗口期,和里村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每年上升0.0267℃,而年均降水量则持续下降。
过去悠然自得的务农节奏,因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被打乱。村民们开始追问和担忧,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水梯田的生态系统和小气候体系有没有变化?侗族山地的各种生物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成立气候行动小组,拯救古水源地
陈钦胜注意到村民的困惑与不安。因一次对有机餐厅的采访,他开始从事有机农业和有机餐厅。和里村是他一直以来的农产品供应地,也因此认识了一批村里的有为青年。他们关心本地社区,关注村庄生态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和生态农业,曾自发为村里孩童搭建木头篮球框架,还曾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成立生态农业互助小组、建立种子银行等。
“水梯田的耕作系统在水文调节上有巨大作用。旱季可以保水,雨季可以蓄水。但是这两年,我们发现,海拔比较高的梯田已经没水了。而森林和水梯田过渡的山腰,许多溪流和水塘也半干了。村民们也反映,很多农活因为缺水的问题也推迟了。”陈钦胜告诉记者。
为了应对当地紧迫的气候问题,同时挖掘当地与气候有关联的传统智慧与经验,陈钦胜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开设村级主题工作坊,普及气候知识,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村民并汇总整理信息等。
一系列操作过后,一处被当地村民称为“竹冲山泉”(侗语翻译)的古水源地进入陈钦胜的视野。
原来,20世纪90年代,竹冲山泉一直担负着周边几百户人家的生活用水供应和近百亩农田的灌溉。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山泉渐渐萎缩,周边泥土坍塌渗漏,断流迹象明显,无奈之下,村民只好弃之不用,山泉周边长满了荒草。
怀揣着对生命之水的焦虑,陈钦胜和村里一批年轻人成立了“侗乡气候行动小组”,开始了拯救水源地的行动计划。他们渴望,实现“入夏有水喝,近泉可纳凉”的美好愿景。
从一眼泉开始,打造韧性街镇
对于这个计划,村民和小组成员都很上心。村民除了身体力行地出工,还出物料,自掏腰包拿钱支持。目前,村民已经为古水源地修缮项目捐款2.5万元。
陈钦胜还成功申请到自然之友的“玲珑计划”,小伙伴们更有底气了。本来是计划10月底完成的进度,六七月份,成员们就开始催着他进行——修缮山泉口、平整地面、加固周边路基、植树、搭建凉亭、建造户外公共活动中心……一系列操作下来,曾经只存在于很多小伙伴孩童记忆中的竹冲山泉又重现雏形,大家无比期待,重获新生的山泉能给和里村带来如泉水般涌动不息的变化与希望。
陈钦胜告诉记者,很快,竹冲山泉将有一个美好的呈现:既不破坏梯田的秀美纹理,又能让上山采茶的阿奶在旁边歇歇脚,饮一口甘之如饴的清泉。在旱季到来之时,竹冲山泉则为和里村缓解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压力。
他们还将举办一个竣工仪式,届时,绿水青山间,有气候导览,汩汩山泉旁,是无痕野炊。并且,还会推出一部侗族社区气候影像纪录片,整理一段气候民族志。
但这远远不是陈钦胜的终点。他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撬动内部和外部资源,将和里村的成果扩大,在良口乡打造韧性街镇,由此辐射到更多的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