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作为我国境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地区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也是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青海湖流域保护和治理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工程,让“大美净好”绿色名片更加靓丽。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草绿鸟进
位于青海湖东北部的青海湖沙岛,主要由湖泊、湿地、沙丘等地貌组成,融蓝天、碧水,草原、湿地,高山、沙漠等景观于一体,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记者近日在沙岛保护区内看到,沙岛上的小型湖泊与蓝天白云沙丘相映成趣,湖泊周围水草丰美,与瀚海沙漠景致形成鲜明对比。湿地多了起来,水鸟随处可见,作为渔鸥等鸟类的重要栖息繁殖地,每年4月—6月,有数万只渔鸥在此筑巢繁殖、繁衍生息。
据海晏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海晏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项目治理与科学管护并重,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1.72%,森林面积持续扩大,重点区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68%,城镇绿化率35%,完成工程固沙+造林种草5.37万亩,沙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2.59万亩,年均减少1.2万亩,荒漠化程度由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推动了环湖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原真性较高,有着独特的高原“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近年来,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不断提升。
根据近期公布的青海湖夏候鸟、普氏原羚繁育期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内野生动物整体情况稳定,水鸟种群数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对青海湖鸟岛 、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的监测中,共监测到夏候鸟约5.79万只,其中斑头雁、棕头鸥等五大繁殖夏候鸟约3.9万只,占监测总数的67.4%。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和裸鲤资源量明显增加,以青海湖流域为主要栖息地的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由保护初期的300余只增加到全年均值3488只;同时,青海湖裸鲤总尾数约5.55亿尾,总资源量为11.41万吨,是2002年的44倍。
智慧监测助力湖水保护
近年来,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河与湖、水质与生态、工程与科研相结合,加大青海湖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分析平台,可以看到草地、森林、湿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各类青海湖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我们结合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对青海湖水体以及青海湖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展各要素综合监测。”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数据汇聚到平台进行管理,后期会同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编制年度监测成果报告。同时,也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我们会将青海湖提取回来的水样送到有机前处理实验室,通过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气相色谱实验分析有机物等,进一步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治理提供基础保障。”工作人员表示。
守好一湖碧水,护好绿水青山。近十年来,青海湖流域湖泊、湿地面积和水资源量有所增加。2023年,青海湖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3.02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总量相比偏多29.3%;积雪面积较近十年平均面积增大22.05%;草地植被平均覆盖度达65.70%。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目标。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