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蓝天 > 正文 >

湖北一江清水东流

2018-12-27 14:11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保护饮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也是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的重要工作。湖北省各地多措并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日前,笔者来到荆门、仙桃、咸宁等地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行实地探访。

  今年,拥有1061公里长江干线的湖北省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聚焦湖北水、土、气污染防治和长江湖北段综合整治情况,日前,记者对湖北省长江沿岸多个地方进行了探访。

  鄂州:推进江滩综合整治

  在湖北省鄂州市樊口区域沿江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站在岸边放眼望去,沿江两岸已基本清空,工人正在加紧施工作业。

  樊口区域依山伴江,是鄂州市城市内湖连通长江的唯一排涝通道,是梁子湖水系中新港、长港、薛家沟3条港道的交汇之处,下游紧邻鄂州雨台山水厂水源地,涉及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前这段江滩的选矿、废弃物、污水排放口影响到水源地安全。

  “不是当地人,可能不会知道,就在两年前,这条江岸上遍布非法砂石码头、违章建筑;扬尘、噪声污染令当地居民痛苦不堪;长江、长港岸滩杂乱无章、遍布生活垃圾。”鄂州市城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彻底解决樊口区域长江岸线的行洪防洪安全、大梁子湖流域排涝安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血吸虫防治、交通瓶颈等五大问题,2016年8月,鄂州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以争创“世界规划师协会和联合国人居范例奖”为标准,高规格规划设计了“鄂州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据了解,整治工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山水林田湖绿色生命共同体,与长江大保护的概念不谋而合。工程规划总面积5.0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8亿元。现已完成长江干堤外的杜沟村整体搬迁工作,拆除沿江“散乱污”企业、加油站和砂石码头88家,沿长江护坡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已完成建设江滩护坡3.2千米、桩基50根。

  目前,樊口区域正着力打造“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多位一体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水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淡水资源保护示范区,重现“百里樊川,玉带萦回”的意境。

  黄冈:还白莲河水库一库清水

  白莲河水库是湖北省第三、黄冈市最大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2.28亿立方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是黄冈市唯一市管水库。库区涉及罗田、英山、浠水3县8个乡79个行政村近10万人口,有效灌溉面积近50万亩。建库50多年来,为鄂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白莲河水库曾经管理混乱、资源分割、环境恶化,水资源掠夺式无序利用,导致水体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航运功能丧失,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最严重时水质恶化到劣Ⅴ类。

  “白莲河水库乱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黄冈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白莲河工程管理局局长方振华说。

  方振华介绍,黄冈市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全面取缔水库全域内所有的养殖和捕捞设施,全面完成了水库全域2387处非法有害业司、1万余口网箱、1000多处网拦库汊、近600处非法垂钓渔排和1000余座哨所的整治取缔,基本完成了600多处土栏库汊和1700条“三无”船只的拆除、拆解。黄冈市白莲河工程管理局编制了白莲河饮用水水源分析报告,核定了一、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在库区全域设立了15个水质监测断面,健全水库监测机制。

  据了解,目前库区内水质已经提高到了Ⅱ类水,全面恢复了人放天养绿色生态模式。

  在水库管理局一楼大厅的墙壁上,一块标示着“示范区‘2263’奋斗目标”的展板上写道:通过3年~5年发展,库区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区域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从今年起,还将筹资700万元建立生态补偿基金,支持水库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荆门彻底完成皇庄船厂搬迁

  “这里曾经是船厂,船只也都停泊在江边。”湖北荆门钟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忠和笔者一同来到钟祥汉江皇庄段饮用水水源地船厂原址,向笔者介绍,“如今船厂已经搬迁。”

  放眼望去,只见现在场地已经空空如也,船舶、趸船早已不见踪影。

  皇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关系着钟祥城区3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关系着水源地沿岸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改善,事关经济发展。

  为此,钟祥市交通运输局组建搬迁专班,以“闻风而动、雷厉风行、风雨无阻”的“三风”精神驻场督办,联系环保、水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法律法规,设身处地为船厂业主谋发展出路,为他们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

  “一开始业主对搬迁还是有抵触情绪的”陈忠说道,“通过一个多月驻点式的走访座谈,船厂业主的态度由观望转变为参与到搬迁工作中来。”

  今年5月1日,钟祥市完成皇庄饮用水水源地上游船厂搬迁工作。截至搬迁工作结束,共完成12艘在建船舶下水,1艘未建成船舶就地拆解,1艘趸船上岸拆解,两艘沉船打捞带离,清理岸线630米,拆除房屋2500平方米,清理地上地下构筑物1000立方米,清理废材料300吨,吊移大型设备46台套,复绿面积6万余平方米。

  仙桃拆除保护区砂石码头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非法采砂,容易造成饮用水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日前,笔者来到湖北省仙桃市第二水厂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过去轰隆隆的碎石声已经消失,江面偶有过往的船只。仙桃市海事局副局长杨世刚说:“目前,二级保护区内的6家砂石码头主要设施已经全部拆除,黄沙、石子全部进行清除,现在正在进行生态复绿。”

  为按时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仙桃市成立了由环保、交通、水务、城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小组,对第二水厂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按照仙桃市汉江综合整治“一年拆、一年建、一年完善”的要求,目前,第二水厂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3家餐馆已经关闭,二级保护区内的汉江河道管理局办公人员已经全部搬迁,已完成二级保护区内272户居民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意见征求,完成了每户房屋征收补偿清单和272户居民住宅资产评估的复核。

  汉江被仙桃人称为母亲河,仙桃市的两个饮用水水源地均在汉江。2016年起,仙桃市全面启动汉江(仙桃段)综合整治,全长10.63公里,总投资近30亿元,涉及水体净化、道路亮化、立面改造、公园建设等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两年来,围绕实现“百里汉江,绿意奔涌,绿色画廊,美景重现”的目标,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目前工程规划设计、补偿方案制定、评估现场勘查、老砂场搬迁等均已启动,各项重点工作正稳步有效推进。

  咸宁清漂洁水保护陆水湖

  陆水湖是湖北咸宁赤壁城区25万人的唯一饮用水水源。曾经,因上游工业发展、自身旅游开发与网箱养殖等原因,水质一度出现了富营养化。

  如今,赤壁市加强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企业和村民生态环境意识增强,湖面又呈现出了碧波万顷的美景。

  陆水湖边,一艘清漂机械打捞船正在作业,船上堆放着一些打包好的垃圾。离船十几米远的湖面,好几个浮桶被一根长长的“黑线”串在一起。在“黑线”的拦阻下,一些漂浮物缓慢向岸边移动。

  “‘黑线’长1.5公里,是我们自制的拦阻漂浮垃圾的‘神器’。”陆水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熊泰山介绍,“黑线”实为漂浮物拦截装置。装置主体是一根粗壮的钢丝绳,固定在河面上,然后用竹子扎成捆包裹着,用来阻止垃圾向下游漂流。

  据了解,针对陆水湖上游顺流而下的漂浮物,赤壁市先后投入600万元建成陆水湖漂浮物拦截装置、购置两艘清漂机械打捞船、建成垃圾晾晒场配套工程。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装置每年拦截漂浮垃圾约1.5万立方米。打捞上岸的漂浮物垃圾压缩打包后送至水泥厂作无害化处理。这不仅有效减轻了打捞工作强度、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保证了湖面干净、整洁。

  为确保一湖清水,赤壁市投资4500多万元完善蒲纺工业园区至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网,将蒲纺全部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将陆水湖沿湖4个镇(办、场)、10个村,1.8万余人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周边12家餐馆和12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被关闭。

  通过科学治污、综合治污,目前陆水湖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