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 蓝天 > 正文 >

湖长制 湖长2.4万名

2019-01-28 14:12来源: 法制日报编辑:雪儿

“目前已在全国1.4万个湖泊(含人工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其中,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1月24日,水利部召开全面建立湖长制新闻通气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通气会上通报了上述情况。

  2017年12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

  魏山忠介绍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后,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地方党委政府担当尽责、狠抓落实,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进展顺利。目前,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按时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

  湖长制取得初步成效

  魏山忠说,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特殊重要性和自然禀赋特点,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对湖泊进行更为严格、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魏山忠介绍说,有的地方实施生态补水,改变湖泊常年干涸状况;有的地方实施退圩还湖,有效增加湖泊水面面积;有的地方实施水岸同治,湖泊水域岸线恢复自然形态,水质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生物生态生境明显改善;有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弘扬中华文化,打造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湖泊公园,干净、整洁、生态、美丽的湖泊景象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

  对于当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各地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肯定?

  除了高位推动外,魏山忠最大的感受是实行网络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他举例说,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积极推进湖泊网格化管理,将湖泊细化为网格单元,在网格单元上落实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确保湖区所有水域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云南省推进洱海环湖岸线和入湖河流岸上、水面、流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做到无遗漏、无死角、精细化。

  从“有名”到“有实”

  在全国建成湖长制后,下一步,水利部将如何推进此项工作?对此,魏山忠回应称,水利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地方压实湖长职责,实现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做到名实相符,有效推动湖泊面貌持续改善。

  魏山忠说,水利部将打好河湖“清四乱”攻坚战,确保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同时,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建立“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策”,对湖泊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和系统治理;建立完善河湖监管体系,健全常态化暗访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指导地方加强湖长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督促湖长履职尽责;按照全国水利“一张图”思路,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地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河湖。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