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青海省气象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共同完成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的实施在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据介绍,“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野外实验观测、模型模拟和试验示范,系统研究了青海湖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多尺度水分平衡关系和湿地退化原因及其恢复技术。
项目建成了从样地到流域的多尺度生态水文过程观测平台和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要素观测数据库,填补了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的空白;首次利用涡动相关技术测算了青海湖湖面的水汽通量,阐明了青海湖湖面—大气水热交换规律,确定了湖面蒸发水汽对流域降水的贡献,揭示了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辨识了典型生态系统关键生态水文过程,确定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数量关系,建立了基于过程的叶片、生态系统和流域多尺度水分平衡机理模型;研发出天然灌草封育保护、乡土灌木扦插快繁、湖滨湿地秃斑修复、公路两侧沟垄种植等技术,建立试验示范区6000亩,河谷湿地和湖滨湿地示范区内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提高20%和14%,并在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2月22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该项目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受到表彰奖励。”青海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青海湖流域生态科研项目取得明显生态效益
2019-02-26 14:15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遥城
- 下一篇:自然保护区,“执法难整改难修复难”
- 上一篇:绿水青山成就“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