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做到‘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这一论断,为治理母亲河提供了重要方法。
所谓“中医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是东方思维对生态治理的回归,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所在。老子《道德经》里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始终被置于重要位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的破坏,实际上就是文明的破坏。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都跟江河的流域有关。古代文明的兴衰告诉我们,谁把水的文明破坏,人类的文明就面临灾难。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更好保护长江生态体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追求目标。
“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中国古代治水,一种是堵,一种是疏。鲧治水就用堵的办法,而洪涝变大。而李冰治水,采取分水疏导,使一片泽国变为天府之国,让都江堰工程名垂青史。堵与疏、开与合、升与降,这些都是辩证法的思想。《黄帝内经》有句名言叫“治病必求于本”,是从哲学高度提示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理长江亦当“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明其所源,治其所由,体现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
按照中医整体观把长江治理好,一定要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传统思想需要随着时代推移,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结合与吸纳。要不断吸取新的科学成果、新的技术。运用中医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等理论,并整合多学科交叉,共同发现规律,综合治理长江,我们一定能维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造福子孙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