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柴油货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移动源污染防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山东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方案》(以下简称《作战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测排放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提前完成油品升级,加强管控新生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立在用机动车道路监控和遥感监测系统,严查排放不达标车辆,给移动源污染治理下了一剂猛药。
记者了解到,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公路货运量为14330万吨,港口货运量为3112.1万吨,铁路货运量为453.67万吨,港口和铁路货运总量不及公路的1/4。为调整运输结构,滨州市提出推动公路货运升级,增加铁路和水上运输量,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绿色运输的对策。滨州市的改变,是山东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为大力调整运输结构,《作战方案》要求实施清洁运输、清洁柴油车等行动。增加铁路货运量,积极推进中长距离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方式从公路转向铁路。到2020年,重点行业企业铁路运输比例达到50%以上。优化运输车队结构,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淄博市新村路与原山大道附近,十几辆重型柴油车停在路边,正在接受尾气排放达标检测。这是淄博市交警支队、淄博市环保局、淄博市住建局、淄博市交通局等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
“重型柴油车在经过实时检测后,显示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需要经过二次检测,二次检测需要测4次,取其平均值,这辆牌照为冀JF07**的车辆排放尾气数值是1.3,合格。”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为构建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作战方案》要求推进“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建设和应用,利用机动车道路遥感监测、黑烟抓拍、排放检验机构联网、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以及道路、停放地的路检路查和入户监督抽测,对柴油车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
同时,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溯源超标排放机动车生产和进口企业、污染控制装置生产企业、排放检验机构等,实现全链条的机动车环境监管。
健全调度督导制度 加大问责力度
山东省政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省有关部门和各市要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柴油货车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调度督导制度,完善工作台账。
“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将被纳入省级环境保护督察的范围,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失职失责的,将被依纪依规依法严肃问责。”王治国说。
诚信体系也是《作战方案》着力要完善的部分,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发动机制造企业、污染控制装置生产企业等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企业未依法依规落实应急运输响应等重污染应急措施信息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信息,都要按规定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刘树成告诉记者:“为引导公众参与,山东省要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机动车污染危害和绿色货运的认识。各市要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公众通过多渠道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