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舆情 > 舆情聚焦 > 正文 >

贵州省赤水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

2019-09-25 10:3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cfej2
       景色美,产业优,百姓富。曾经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和红军“四渡赤水”闻名的贵州省赤水市,如今因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走进这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会发现,“红色”的赤水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围绕着“绿色”两字,“两山”理论时时刻刻都呈现在如画的山水间、绿色的产业里和百姓的笑脸上。
       环境修复带动了生态农业发展
       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2.77%,竹林面积132.8万亩,赤水市素有“竹林之乡”的美誉。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竹林资源并非代表赤水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走过弯路。穿城而过的赤水河曾经因过度开发,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有效耕地逐年减少,生态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两岸百姓生产和生活。
       1998年9月1日开始,贵州省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也是赤水市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森林的采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矛盾凸显。”赤水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回忆说。
       时间回到2001年,原本在供销社上班的赤水市旺隆镇村民龚小平下岗。“手上有残疾,做苦力都没有人要。”为了生计焦虑的龚小平最终下定决心投资政府流转的土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竹子。
       这一年,也是赤水市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要求,以竹子采伐后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特点,选择“退耕还竹”生态治理模式的开始。
       上一轮退耕还林19.6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15万亩,工程涉及全市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赤水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提高到了如今的82.77%,竹林面积也增加了约80万亩。
       伴随林地面积逐年增加,风景越来越好,龚小平流转所得的林地面积也在扩大,财富开始慢慢积累。
       “我们收购竹农鲜竹子加工切片,再卖到纸浆企业,平均1吨的利润是30多元。”作为切片大户,龚小平去年的利润有100多万元。
       在赤水,为类似龚小平这种切片厂提供鲜竹的农民大约有20万人,每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3200元以上。
       采伐竹子是竹农们主要收入之一,却不是全部收入。如今,赤水市已经形成了“山上栽竹、石山种药、林下养鸡、水中养鱼”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这得益于赤水市坚持“依竹而农”,持之以恒推进农业“十百千万”工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赤水市累计发展商品竹林100万亩,石斛9.1万亩,年出栏乌骨鸡810万羽,培育生态水产3.1万亩。农产品先后获得斛满堂等17个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
       守住底线增强了发展动力
       “公司主要做成品纸和高端纸,在国外的终端市场,一卷纸可以卖到1.5美元。”在赤水市经济开发区,竹运纸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炯向记者介绍着公司的发展情况。
       2018年,竹运纸业从成都搬迁到赤水,看中的正是这里丰富的生态资源。
       建成投产三个月,出口金额达300万美元,不到一年时间就接近之前产能。李炯介绍说,国际市场目前竹产品消费的热潮正在慢慢兴起,他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前几天带国外客商考察,他们对赤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也非常认可。”
       “成品纸加工没有污染,属于高端产业,这也是我们招这家企业进来的原因。”随行的工作人员补充道。
       丰富的资源带来了更多商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守住底线。竹运公司,是良好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个体现。
       “过去在选择发展方式时也曾经有纠结,部分乡镇有上项目的冲动,有的想引进电镀厂,还有的希望投资电池项目。”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说,最终依托生态优势选择生态产业,市委市政府在统一思想、寻求路径方面也想了很多办法。
       2008年,赤水市制定出台了《赤水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并先后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保障机制。
       目标考核是“指挥棒”。2016年开始,赤水市弱化了对下面乡镇GDP、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的考核,采用市级财政“大包干”的方式,统筹解决乡镇的财政问题。
       在此基础上,赤水市坚持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之路,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打造以纸制品、家具、特色食品、竹集成材、新技术新材料为主的五百亿产业集群园区。
       赤水市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赤水市经开区实现“一区多园”发展,建成的家具产业园区已签约265家企业,入住投产108家。经开区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近就业问题。
       “2018年全市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79家,工业税收突破3亿元,增长320%;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75亿元,其中生态工业占比达90%。”赤水市副市长余家学分享的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赤水市在发展“二产”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守住环境底线所展现出的强劲动力。
       绿色扶贫引领百姓致富
       距离赤水市城区30多公里的两河口镇,有着我国丹霞地貌上的最大瀑布——赤水大瀑布。
       拥有222户797人的黎明村就在赤水大瀑布景区所在地和赤水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核心区。
       2001年以后,因木材禁伐加之交通闭塞,村民们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度达到70户207人。
       村民王鸿滔今年32岁,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如今,作为大瀑布景区的摆渡车驾驶员,每年的收入有1.8万元左右,加上在村委会工作以及担任护林员和卖竹子,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四五万元。“还有漂流公司的分红,现在养活两个孩子起码没有问题。”
       王鸿滔所说的漂流公司,是黎明村集体经济创办的企业。三年前入股的5000元,如今已经给他带来了8500元的分红。
       “17岁出去打工,26岁回家时连个摩托车都买不起。如今在家工作6年,面包车也买上了。”说起自己生活的变化,王鸿滔非常感慨。
       “大瀑布景区雇用了多名村民,每人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问题,现在还没有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只有4户了。”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说。
       依托优美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让黎明村尝到的“甜头”,这是赤水市坚持绿色扶贫引领百姓致富的一个缩影。
       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赤水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成4A级景区5个,发展宾馆酒店648家、农家乐150家、竹工艺品门店130多个。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生态旅游实现综合收入突破204亿元。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赤水市的“第一生产力”。
       数据显示,2018年赤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6.36亿元。其中生态产业的产值占比为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31324元和12303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96%,跻身我国首批并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出列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77%,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90%以上。
       “生态产业能够使百姓获益,是富民产业。无论是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还是生态旅游业,赤水市经济发展的基础都是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数据展现了其践行‘两山’理论、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成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朱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