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蓝天 > 正文 >

2025年深圳生态水环境质量要达国际先进水平

2020-12-31 10:23来源: 深圳特区报编辑:cfej2

       近年来,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污染治理新路径,到明年底,深圳市将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2025年,深圳市生态水环境质量要达国际先进水平。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的报告透露了未来五年治水的目标。

       深圳市三年完成治水投资超千亿元

       2018年以来,我市完成治水投资1163.13亿元,新增污水管网3387.62公里,修复改造污水管网2262.31 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2942个。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52万吨/日,总规模达到758万吨/日,是污水产生量的1.6倍。

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去年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今年1至11月,茅洲河共河村、深圳河河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观澜河企坪、龙岗河西湖村、坪山河上洋断面达到地表水III类。

       高峰时期6万多人奋战治水一线

       三年来,深圳市直面过去水污治理主体多元、“重末端、轻源头”等问题,以创新为抓手,推进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和源头治理。

       一是创新实施“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模式,高峰时期,全市治水战线共有参建人员6万多名,设备1.3万台,茅洲河流域最高单日、单周敷设管网长度创全国纪录。

       二是创新推行全市域排水管理进小区,推动原特区外各区成立国有排水公司,全面接管2万多个建筑小区共用排水设施,实行排水设施全链条精细化管养。

       此外,还创新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成立茅洲河等4个流域管理中心,破解流域治理职责不清、调度不畅等问题;创新“全要素管理”模式,定性定量污水厂、管网、泵站等涉水要素的目标数据,实行联调联控;创新推行“物业管理进河道”,借鉴物业管理理念,以市场化科技化手段对河流进行精细化养护;创新涉水面污染长效治理机制,将涉水面源污染分成13类,分类制定整治标准,全面规范排水行为。

       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并重

       深圳市治水成绩斐然,但问题也不少。老旧管网排查修复改造任务仍然艰巨,河流雨天溢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餐厅、洗车场、农贸市场等涉水污染源管理力度仍需加大。

       根据计划,深圳市要持续打造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和绿色韧性的污水处理系统,到2021年我市续建及扩建8座水质净增化厂,日增规模44万吨/日。到2025年,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853万吨/日,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未来,深圳治水要从“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并重”转变。到2025年建在1000公里碧道,并以碧道为抓手全面保障河湖生态水量,打造  “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