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按日计罚近700万元,污水处理厂延期缴纳

2020-02-05 16:2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行政处罚后,执法人员没有以罚代改、一罚了之,而是积极协助查找超标原因,督促整改,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刚中带柔’,服务企业,我觉得这是该案的一个亮点。”在接受采访时,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的一名执法人员就此强调了不止三遍。
  以前执法人员进门,就是挑毛病、写罚单,现在帮着解疙瘩、出主意,执法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
  以在线监测数据作依据,集体审查决定,程序严谨,定性准确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办结的这起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按日连续计罚案,违法事实清楚,法律定性准确,案卷表述规范,作为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六个典型案例之一,受到了表扬肯定。
  “按日连续处罚案件程序复杂,包括初次处罚、责令改正、处罚信息公开、复查、做出按日连续处罚决定、再复查、罚款延期缴纳等流程。”参与此案的一名负责人介绍说,该案收集证据手段合法,有相应的在线监测数据作为处罚事实依据。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有关事实、理由、依据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同时,在政府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开了原行政处罚决定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等相关信息。此外,还在法定期限内进行了复查。
  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武威市生态环境局民勤分局集体审查处罚决定、规范调查取证方式和程序,并明确要求,证据收集、认定及证据材料要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证据全面充分、相互印证,能够有效证明当事人违法行为、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和后果。
  据了解,该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实施以来,民勤县首次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和落实四个配套办法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
  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着想,同意延期缴纳罚款
  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民勤县对违法者“拒不改正”行为实施了按日连续计罚,对违法者实施严厉处罚,不仅有效维护了法律权威,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而且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也对其他违法者形成了强大震慑,充分体现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敢于执法亮剑、敢于碰真动硬,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本案实现了执法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统一。武威市生态环境局民勤分局了解到,该单位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正在实施中,立即缴纳罚款确实存在资金困难,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同意该单位延期缴纳罚款。
  之后,涉事单位足额缴纳了罚款,最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味追求严格执法,或者一味强调柔性执法,会陷入所谓“合法不合情理”“合情理不合法”的矛盾境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好柔性执法,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当地分局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着想,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上述负责人强调,法律实施既要有硬度,还要有温度;执法要避免人情化,但也要注重人性化。  记者李贤义 吴玉萍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