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作为

2020-03-17 16:26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一论断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当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全体生态环保战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同样面临着更高要求下、更快时效下的医废处置、环境监测、环评许可及相关生态环境监管的指挥、组织和应急处置等能力考验。笔者认为,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组织人事部门责无旁贷,更要积极作为。
  集聚专业力量。一方面要借力常态化的公开招考、遴选等手段,科学规划,及时补齐干部队伍的“专业短板”;另一方面要主动揽才,解决专业岗位急需。2019年,安徽省从县级政府中定点选调了1名北大环境科学本科学历人员充实省厅机关。紧密结合省以下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管理体制调整,以市局领导班子上收为契机,在突出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坚持运用专业思维,研判班子,考量干部,分析短板,同时还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一线优秀年轻干部,做好后备干部专业人才力量储备,夯实专业化高素质生态环保铁军基础。
  突出培养历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领导干部成长和干部能力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和担当实践,更离不开组织的大力培养。从培训入手,强化政治引领,紧密结合生态环保业务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培训规划,细化分级分类培训重点,挖掘高校优秀专业培训资源,丰富培训方式,采取课堂+现场观摩+定点“跟班”学习等方式,借力环保督查、大比武等载体,形成全员培训全面培训的良好氛围。同时,有计划地将优秀专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四个一线”,即疫情等突发事件一线、扶贫攻坚一线、污染防治一线、信访工作一线,实践锻炼,让他们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干部的交流、轮岗、挂职,有针对性地让干部接受多岗位、多层级、多方式、多专业历练。
  树立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生态环保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配什么样的人,专业领导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补什么样的人。组织人事部门加大在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力度,大胆使用经过实践历练和能力检验的干部,既优先考虑干部的专业学历、经历、履历,又不搞“唯学历论、唯专业论”,真正把群众公认的“五硬干部”,即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积极建立健全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纠错机制,让他们在攻坚一线,敢于发挥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
  畅通“两个出口”。一是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出口”,让岗位不适应、能力不匹配、作风不过硬、纪律不严明的领导干部让位,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且不出事的干部就位,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畅通系统内外干部交流的出口。生态环境系统专业要求高,系统内对干部的专业能力培养不可或缺,但系统外对干部的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也大有裨益。应当着力畅通“内外”出口,为干部成长进步以及能力综合提升,提供多维平台,不断吸引综合能力强的干部到系统内成为“专才”,也放手专业能力强的干部在系统外实现“一专多能”。作者:尹振
  作者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