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全方位打造大连生态环保铁军

2020-07-16 12:20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4版编辑:雪儿

  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近年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抓党建促环保”的总体思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争先进创一流,走在前做表率”,全方位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和队伍保障。
  以思想建设为统领,坚决站稳政治立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政治强”的铁军本色。
  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中心组学习,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局党组第一时间进行学习研讨,并组织召开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开展集中深入学习。还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汇编成册,党员干部人手一册,方便开展经常性学习,引领全局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局党组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重要保障,自觉主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局党组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开展7次交流研讨,进一步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强化了对党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的为党为民情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意识形态管控。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明确生态环境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主要任务,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向基层延伸,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建立每半年至少研究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每半年报告一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班子每年至少与干部职工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的常态工作机制,提高领导干部抓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
  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夯实战斗堡垒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依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注重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党建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提供坚实的战斗堡垒。
  规范组织建设。面临机构改革任务,分层次研究制定机关党支部、市内分局党组织、县区分局党组织换届工作方案,科学设置基层单位党组织架构,推动基层单位党组织按期换届规范换届,形成换届常态机制。每季度持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五项制度。强化党建工作考核,研究制定党建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增强党建考核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加强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做到干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抓什么,以考促干,确保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堡垒作用。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成立临时党小组,小组5名党员同志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连续奋战,历时三年多时间,普查企业近3万家,顺利完成全部普查任务,得到国家调研组高度肯定,为全市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局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号召力,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假,争先到最需要、最前沿的岗位去。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冒着严寒深入到火车站、社区等防控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本色,让党的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增强组织活力。不断创建党建活动载体,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相融合,防止党建工作走过场、“两层皮”。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开展党组织共建工作,明确共建工作“三个一”要求,即共同开展一次党课学习、共同开展一次深入基层主题党日活动、共同研究一次党建工作。制度建立以来,局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单位党组织已开展共建活动20余次。同时,局属各单位党组织与所在街道社区、服务企业、扶贫对象开展共建活动近百场,瓦房店分局与恒力石化结对共建,全力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和复工复产,达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目的,提升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打造风清气正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要啃很多“硬骨头”,没有顽强的作风难以胜任。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持续转变作风,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作风硬”的铁军形象。
  持续推进作风转变。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讲政治高度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7年初,局党组建立了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常态机制,明确要求局党组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天数不得少于1/3,并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制度建立以来,局党组班子成员每年平均下基层天数达到40%,每年解决大气、水、土壤、生态和环境信访等五大类突出环境问题100多个,将“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要求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巩固小金库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果,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用车、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易发多发问题,时刻防范隐形变异,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有针对性地对环评审批、项目管理、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开展涉黑涉恶问题排查,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监控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治理,切实精简文件、压缩会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组织开展13项专项整治工作,排查梳理存在问题43个,并全部完成整治。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会议和发文总量同比减少30%,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局党组严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党内谈话并纠正制止。认真开展问题线索排查处置,严肃执纪监督问责,严厉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建立违纪问题通报制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每年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研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不断规范和制约环保权力运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坚持廉政提醒制度,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发布廉洁禁令,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综合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任务紧迫而艰巨,急需干部增强能力本领。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本领高”“敢担当”的铁军素养。
  加强干部能力培养。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研究制定了《2020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按照分级别、分目标、分方式的原则,计划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培训41批(次),重点对综合素质、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党风廉政等方面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的能力水平。局党组还特别提出要求,每次培训分管领导必须到会进行动员,切实保障培训效果。局党组还研究制定了《年轻干部优选优培行动计划》,全方位增强年轻干部精准培养力度,为生态环境事业和干部队伍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勇担当善作为的实施意见》,注重在疫情防控、对口帮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上级专项工作等重大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大胆、及时选拔经过扎实历练、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在一场场环保攻坚战役中锻炼队伍、鼓舞士气。两年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张海冰同志、杨丽芸同志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担当作为好干部”,进一步激发了生态环保人担当作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激情。
  提高队伍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实行定岗定责定流程工作,按照人岗对应、流程突出、衔接考核原则,组织编制《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实务手册》,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将工作成果应用于干部工作平时考核和实绩考核中,最大效能发挥现有岗位人员作用,避免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问题。构建多维度考核体系,按照月度平时考核、季度专项考核、年终综合测评相结合方式,采取主管领导评、分管领导评、自评、全员互评等方法,对干部实行综合考核评价,改变过去干部考核仅靠年终划一张票的简单做法,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作者:迮义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