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定力的现实需要。江苏省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大力宣传普及,以实际行动开创南通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局面。
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重大理论学习抓在手上。创建“环境执法大讲堂”品牌,主动与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每年定期组织全市环境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执法培训必修课。不断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实施“悦读·荐书”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坚持业务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学习相结合,充分用好省内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资源,先后组织执法人员赴浙江安吉、陕西汉中等地学习调研,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性认知。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要求,联合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将理论是否扎实、政治是否坚定、业务能力是否过硬作为评选标准,对优秀选手授予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强化执法人员业务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注重理论与业务融合,围绕“实现中国梦,守卫生态蓝”的目标任务,创建执法“蓝剑”服务品牌,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上作表率、在执法业务上当先锋。
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污染环境就没有道理,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的‘发展’就是歪道理。”近年来,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按照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总体要求,充分用好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日常执法巡查、群众信访举报等资源渠道,通过突击检查、交叉检查、联动执法、专项行动等“四个常态化”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污染企业的“黑色增长”。
积极践行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要求,强化环境执法工作的社会参与,建立环境信访有奖举报制度。在《南通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开设曝光台、回音壁,定期曝光突出环境问题,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氛围。
同时,创新举措服务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市执法队伍对低端钢丝绳产业实行为期3个月的“压茬式”执法,推动地区产业大整顿;积极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监控等科技化手段开展非接触式监管,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包容审慎处罚;针对新法律、新标准,创新开展VOCs、固废污染防治法等“提醒式”执法,为企业整改提升留出时间。
近年来,全市环境行政处罚数量常年维持千件左右、处罚金额近亿元,但丝毫未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全市经济总量连迈三个千亿元级台阶,环境空气质量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地方经济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颜值更高。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作者:丁年龙
创新执法举措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0-09-09 11:08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