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传播年会 > 正文 >

吉林前郭法院司法护航生态工作纪实

2021-01-06 14:19来源: 人民法院报编辑:雪儿

  随着吉林省迎来了今冬第一场大雪,雪后银装素裹的查干湖像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飞雪茫茫的松嫩平原上,逐渐勾画出一幅冬日查干湖雄浑壮阔的北国风光。
  查干湖在蒙古语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2019年12月10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前郭县人民法院在查干湖人民法庭加挂查干湖生态环境资源法庭、查干湖生态旅游法庭牌子,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突出环境资源和生态旅游专业化审判,全力服务保障查干湖生态文明建设,查干湖法庭成为守护查干湖“金字招牌”的坚强法治屏障。
  司法护航——守护绿水青山
  前郭县套浩太乡长坨子村村民王某在自家院内使用粘网非法猎取鸟类,架网3天,捕鸟未果,却不知“在禁猎区使用禁用工具进行狩猎”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一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觉得自己捕只鸟、捞条鱼没什么事,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查干湖法庭负责人马金山说。
  查干湖法庭围绕前郭县全面推进查干湖保护和修复、彻底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倾力打造“大美查干湖”的定位,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形成了严厉打击环境资源犯罪的高压态势。
  此外,查干湖法庭积极联合各相关部门,建立起办理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的司法联动机制,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外部环境逐渐趋好,形成了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环境保护合力。
  三审合一——让专业团队做专业事
  环境资源案件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这对环资审判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查干湖法庭全力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组织法官学习研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深入学习新发布、新修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为法官采购环境资源审判专业性指导用书,组织开展庭审观摩,对新类型、重大疑难案件开展全院优秀法官研讨会,并积极鼓励法官到优秀环境资源法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力求打造出最优秀的环境资源审判团队。
  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协同审判机制,查干湖法庭从创建之初,就实行了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审判模式,有力实现了审判机制的专门化以及审判资源的科学配置,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和质量。
  以案释法——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在做好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工作的同时,查干湖法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发挥生态环境资源审判的警示教育作用,有效增强了群众法治观念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
  查干湖法庭用“巡回审判车”深入到环境资源纠纷或旅游纠纷案件发生地,进行开庭审理或调解,减轻当事人讼累,实现破坏环境资源案件以及旅游纠纷就地解决,促进当事人息诉服判、履行裁判。
  “以前随意捞鱼捕鸟的现象还是挺普遍的,这几年法院普法宣传力度非常大,大家自觉性提高了,环境越来越好,看到的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一名查干湖住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查干湖法庭还积极参与多元解纷工作,在查干湖景区开设热线电话,公布在景区各景点及主要路口,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及时解决旅游纠纷,将司法服务与景区治理有效对接,形成了“群众说事,法院说法”便民工作机制,助力查干湖绿色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法治环境。
  时至今日,查干湖附近的村民依山傍湖而居,早已视其为“母亲湖”。“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湖水,我们自然是要尽全力去保护的,而且是要用法律手腕,守护这片白色圣洁的湖。”前郭县法院院长李占军说。作者:孙 兵 崔苍竹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