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媒体采风 > 正文 >

北京市:交出一份喜人的绿色“答卷”

2018-09-25 10:47来源: 经济日报编辑:明辛
        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通过环境整治,“长”出了公园绿地、城市森林;功能疏解腾退出的大片空间,通过“留白增绿”,建成郊野公园……近年来,通过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市绿意铺展,交出一份喜人的绿色“答卷”。
  背街小巷,绿色提升“颜值”
  从北京地铁七号线达官营站出站向南,一条植被葱茏的绿色廊道铺展在莲花河两岸,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莲花河里,亲水植物点染出浓浓绿意,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此情此景很难让人相信,这方被附近居民视为“后花园”的绿色天地,3年前还是一条“臭水沟”。
  “每天我都来这里散步。”北京市民宫大妈告诉记者,在附近住了18年,她散步的习惯是这两年才养成的,“以前,莲花河就是个臭水沟,河堤两岸的土路尘土飞扬。现在,脚下是木板路,两侧栽满了绿树”。
  过去,莲花河两侧土地裸露,扬尘污染严重,环境脏乱。2015年底,莲花河两岸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去年4月份,一二期改造工程正式完成。改造中,相关部门清走了淤泥,将裸露的河堤做成了木栈道,在河岸边种植云杉、黄杨、桃树、银杏等植物,既让景观有了层次,也提升了空气质量。
  莲花河滨水绿道是北京市西城区的第三条滨水绿道,全长2.4公里。莲花河两岸的改造,惠及周边社区37栋居民楼、2900多户居民。
  2017年3月底开始,北京集中开展了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核心区2336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来自北京市城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1993条背街小巷启动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基本完成892条。环境的改善,为北京市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今年7月份,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逾九成受访居民对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表示支持,八成以上对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成效总体表示满意。
  森林公园,涵养城市生态
  前不久,北京市东城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开园。这个位于工人体育馆西北、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的绿色空间中,植被高低错落,小径穿林而过。花丛里木墩上站着铁艺小鸟;地上的路标是大小不一的树叶造型;拐角处有用原木搭起的“昆虫旅馆”;杨树的阔大树冠下有树荫广场,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2008年以前,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所在地是一片平房,拆迁后建成简易绿地。借全市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之机,今年3月份,东城区对这片简易绿地改造升级。为营造“近自然”生态景观,公园保留了加杨、国槐、桧柏等原有大乔木,新种植银杏、元宝枫、楸树等乔灌木。这里还建成了海绵绿地,林下广场采用园林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打碎压制而成的新型环保材料铺装,同时利用卵石沟、生物滞留池等形成集雨绿地,以发挥海绵效应。
  与大多数城市公园通过铺设草地、种植灌木等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做法不同,城市森林公园从“绿化美化”上升到了“生态系统”的高度,高大密集的树木、多样化的丰富植被,打造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在喧闹的城市中打造出了类似郊野森林公园的空间。
  广阳谷、常乐坊……截至今年7月,仅西城区就利用闲置地块打造了5处6.5公顷城市森林,不仅扩展了绿色生态空间,更增强了城市“绿肺”功能。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腾退土地后具备绿化条件的土地共1600公顷。截至今年7月底,其中885.3公顷已实现增绿;年内全市计划建设城市森林21处,目前多处已陆续向市民开放。
  腾退还绿,打造宜居之都
  今年开春,随着油菜花、波斯菊陆续盛开,在海淀区圆明园北墙外的二河开21号院,展露出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曾聚集着总面积达8.5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群。随着违法建筑被拆除,相关部门把这里上千棵大树保留下来,对已拆除腾退且具备栽种条件的约17万平方米土地进行了覆土、平整、播种、分区绿化。
  不久前,位于东五环外的朝阳区金盏乡的大型木材、粮油批发市场——坤江市场完成疏解腾退,坤江市场对面,近百亩绿地已经建设完成,银杏、槐树、松树等成百上千棵乡土树种栽种得错落有致。今年,北京金盏乡已拆除各类建筑178万平方米,腾出土地建设大型湿地公园,筑成连接城市副中心的绿色生态廊道。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下达朝阳区黑桥公园、何里栖地公园、四合公园3个郊野公园项目专项建设任务。3个公园总面积近4000亩,绿化率超过90%。这3座公园不仅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8年度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年度建设任务,也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的重要节点。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新版城市总规中提出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网络化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中,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是“三环”中的重要一环。“这3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有效改善城乡接合部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