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媒体采风 > 正文 >

“与碧水清流做邻居,很安逸”

2019-11-20 14:34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4版编辑:雪儿

  白天,周杰是坐在办公室编写代码的程序员;晚上,则是奔跑在天府绿道上的跑步爱好者。天府绿道已经成为四川省成都市演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案例。
  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布局,及时跟进编制“东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科学划分“三区三线”,明确到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的绿道体系和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累计建成2607公里。
  近年来,成都以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碧水蓝天净土,一个都不能少
  家住百花大桥附近的市民孙襄沿着锦江南河段漫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清澈河面,悠闲惬意。“治理后,家附近再也看不到黑臭水沟了,现在我们与碧水清流做邻居,很安逸。”
  南河正是成都“治水十条”发挥成效的一个有力证明。
  成都市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突出三源齐控、三水共治,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市域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为75.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国控锦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从Ⅴ类提升到Ⅳ类,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
  同时,“治霾十条”让城市的美丽越发凸显。
  “今年我在成都,不时能‘邂逅’贡嘎山的美景,想着千年后的今天还能看见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非常兴奋。”这是摄影师丘寒的亲身体会。
  成都市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通过推进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六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天数率70.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8.9%,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2019年1-4月,首次结束了自2013年以来每年1-4月有重污染天的历史。
  碧水、蓝天也要与净土为伴。成都强力推进科学治土,深入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详查3267个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启动实施3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45个固危废处置项目,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数智环境系统让治理更有效
  在今年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成都“数智环境引领环境治理转型”研究及建设成果应用,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6个优秀城市案例。
  按照“现状、科研、决策、执行、评估”五步闭环思路,成都建设集信息技术、策略研究和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的“成都数智环境系统”,以“多兵种”作战的态势,构建更加精准、科学、协同的环境治理体系。
  科技支撑让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更进一步。成都加强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借此有力推动在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动态清单、模型预算、点源化率、节点化率等方面的科研及成果转化。
  建设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接入监测、气象、重点企业、交通流量、机动车基础数据,整合工商、税务、电力、执法等部门数据,形成27万余户固定污染源企业基础名单,标注于“污染源电子地图”上,并深度挖掘数据与环境质量、环境经济政策的关联性、规律性、因果性,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可视化表达和价值叠加。
  此外,成都以科技治霾为抓手,自主研发空气质量模拟及预报系统,建立成都市数智环境大气系统,7日空气质量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常态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
  除了常规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监测也不容忽视。成都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并于去年7月在全国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制度,建设了“成都市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平台”。
  成都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设智慧化环保,切实保卫了成都的蓝天、碧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