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之家 > 媒体采风 > 正文 >

钢企重污染天违规生产,别等部长暗访才发现

2021-03-15 09:26来源: 新京报编辑:遥城
  钢企重污染天违规生产,别等部长暗访才发现
  ■ 社论
  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应意识到,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加快转型升级,建立更环保的生产、发展方式,是不容拂逆的大势。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生产记录造假问题普遍,有的甚至互相通风报信、删除生产记录应对检查……据报道,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不打招呼直接奔赴河北唐山,将4家钢铁企业的违法行为抓了个现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点名道姓曝光,表示对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弄虚作假行为要零容忍,强调企业不能只看效益,把污染留给当地百姓。
  近几日,天津、河南、河北、山东等多地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河南、河北、山东等区域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响应。
  按理说,在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已常态化运转的今天,预警响应启动后,地方政府该干什么、企业该干什么,已经不存在“模糊”地带,也没什么讨价还价空间。然而,生态环境部长在地方检查时所发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检查期间,当地已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而4家企业却我行我素,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进行高负荷生产,不仅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还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如此顶风作案,还搞数据造假、删除生产记录等小动作,可谓性质恶劣,对其“零容忍”“下重拳”,是必须的。
  生态环境部长“微服暗访”发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在警醒个别地方环境部门的同时,也理应带来更多的治理触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启动后,像钢铁企业这样的排放大户都还照样开足马力违规生产,放在平时是不是更“嚣张”?若不是“不打招呼,直奔现场”,还能发现问题吗?显然,这份检查结果,“刺激”的不该只有企业,地方环保监管部门同样要有更多警觉意识。
  事实上,这些年来,环保法规、检查监督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但从多轮中央环保督察所反馈的情况看,排放造假、对检查整改敷衍塞责等现象依然不少。这也是种提醒,各级环保治理应拿出更大气力,来杜绝环保制度红利被更隐蔽的“造假”行为所“窃取”。
  比如,当前各地企业的环保设备的配备已较齐全,但从过往情况来看,“环保设备开开停停,走过场应付环保检查”现象并非个案。换言之,环保检查和考核,不能止于是有设备,更要深入监测日常的环保设备运转情况。这需要监测检查手段的与时俱进。这次环保部门负责人就强调,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作用,运用好在线监测等手段,提高执法效能。
  除此之外,一个地方的环保水平,归根结底与地方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存量污染较大的地区来说,严格执行好新的环保法规和要求的同时,更要积极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
  比如,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就要及时淘汰,别心存侥幸,拖得越久就越可能陷入“双重被动”——既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无法提高发展质量。在这点上,地方政府要多算长远账、综合账,不能为一时的效益或只看效益,而迈不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脚步。
  这就需要所有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能意识到,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加快转型升级,建立更环保的生产、发展方式,是不容拂逆的大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十四五”时期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在此要求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在环保上的任何侥幸、轻慢,最终都只会付出更高的转型成本。在这个问题上,各方都不能继续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