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报道,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日前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脱轨引发连日大火。因所载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当地应急部门对车载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方圆数公里内居民因面临致命气体威胁而被紧急疏散。
出事货运列车有超100节车厢,其中有20节车厢装载有毒物质。当列车行驶到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时,发生脱轨,约50节车厢脱轨并燃起大火,当中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

图片来源于美国相关媒体视频截图
美联社援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料报道,氯乙烯在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PVC塑料的单体,它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质。美国疾控中心警告,长期吸入氯乙烯“可能与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有关”。
中央生态环境强化督察与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彭应登告诉记者:“氯乙烯极易燃烧,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盐酸,盐酸伴随降水形成酸雨,使土地不能耕种。不完全燃烧则会生成更高毒性的‘二噁英’和碳酰氯(光气)。”
彭应登指出,二噁英被称为“世纪毒物”,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渗透进入环境中,很难自然降解,在土壤中能停留好多年,其性质稳定,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被排出体外,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导致不可逆的致畸,致突变,致癌。
“光气的毒性比氯气大10倍,为高毒性物质。急性光气中毒是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的光气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极易发生肺水肿。”彭应登介绍说,1984年印度博帕尔光气泄露事件,致使当地急性死亡2万多人,致残20万人。
美国电视台和社交媒体画面显示,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滚滚浓烟甚至能在气象雷达上显示,还飘散到附近小镇。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发布警告,提醒周边居民吸入氯乙烯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会致命,并向事发地点周围1英里(约合1.6公里)范围内居民发布了撤离令,同时开放了当地高中和社区中心作为避难所,建议疏散区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疏散区覆盖了小城逾4800名居民中的近一半。大火延烧数日,所幸未报告人员伤亡,但据当地官员称,有超过500人拒绝离家。

图片来自于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视频截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事故原因。联邦调查人员后来透露,列车工作人员在事发前不久收到了有关车轴机械故障的警报。
工作人员当天发现5节装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释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中一节车厢内出现“急剧温度变化”,有潜在爆炸风险。
为避免“灾难性”后果,铁路运营商诺福克南方公司决定在专家和应急人员协助下对上述5节车厢进行“受控释放”,把氯乙烯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坑道内引爆并使其持续燃烧,避免这种有毒气体扩散到空中。
“如果是人为点燃,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处置方式,处置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彭应登指出,“氯乙烯毒性远低于燃烧后的产物,如果收集起来,会对环境影响较小。而且运输的氯乙烯是压缩后的液态物质,是完全可以收集转移的。”
彭应登表示:“可能是美国相关部门急于掩饰毒物的泄露问题,采取了极其不当的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让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次污染物毒性增加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也为我国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方面提了一个醒,处置必须专业、科学、周全,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彭应登指出。作者:中环报记者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