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视野 > 技术前沿 > 正文 >

研究:物种保护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2018-12-05 15:36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遥城

  近日,一份由杜克大学Stuart Pimm、巴西生态研究所Clinton Jenkins以及昆山杜克大学李彬彬合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最新研究结果指出,仅通过保护荒野来达到“半球计划”,无法满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事实上,保护区域的质量要比数量重要得多。
  保护荒野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生物留出自然繁衍生息的空间。基于此原因诞生的“半球计划”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物种灭绝一直是人类的难题。
  对于保护多大的面积才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2010年,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缔约国第十次会议上达成了“爱知目标”——在2020年前,陆地保护区覆盖面积应达到17%,海洋保护区达到10%。
  但是,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2016年提出,原来的目标远远不够,为了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众多物种还未被人类了解便已灭绝,需要保护一半的地球面积。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保护一半的陆地和海洋,可以让84%的物种得以生存,并保障地球上生物的安全。
  和“半球计划”并行的另外一个项目叫做“自然需要一半”。对于保护半个地球的想法,《自然》和《科学》杂志均发文表示赞同,也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同。
  “国家政府偏向保护‘荒野’地区,通常这些地区比较偏僻、寒冷和干燥。不幸的是,这些地区通常只存在相对较少的物种。”Pimm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保护了世界上差不多一半的荒野,被保护物种也不会超过目前为止能够保护的数量了。”
  Pimm指出,为了保护尽可能多的濒危物种,特别是分布范围小的物种,政府应扩展他们的保护目标,优先保护在荒野、保护区及保护地以外的关键栖息地。
  “如果希望最大化地阻止物种灭绝,应该根据保护目标选择对的保护区域和特定的地点,而不只是追求保护更多的面积。”李彬彬说。
  对于“半球计划”,最容易达到的途径就是把人类密度小的地方先归到保护地中,不管从社区还是经济费用角度都是最省事的。
  这一研究团队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法,绘制出了世界上现行保护地系统与约两万种哺乳动物、鸟类及两栖动物的生活区域重叠。
  “我们发现,现行保护系统保护的许多物种,例如近一半的小范围分布的鸟类现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关键的空缺仍然存在。”Jenkins说。
  研究显示,这些空缺在全球范围都存在,包括北安第斯山脉、巴西沿海森林、中国西南部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即使政府能够保护地球上多达一半的剩余荒野地区,问题也会继续存在。
  “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确实有很好的理由去保护更多的荒野地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亚马逊,如果失去森林,可能导致巨大的气候变化。”Pimm说,“但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识别出那些未能被充分保护的物种,找出它们分布在哪里,才能影响实际的保护行动。”
  Pimm指出,达到保护半个地球的目的有两个步骤。第一,确定现在保护地的位置和范围是否合理,并及时进行调整。很多保护地在成立初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一些没有保护意义的地区被囊括进来。那么,重新调整边界和位置就至关重要。第二,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扩大保护地面积的模式。对于人口稠密区,可通过打造城郊公园等方式连接破碎化的栖息地。对于长久被人类活动影响的地区,需推进资源可持续化利用和新型保护地模式,在已有基础上,扩大保护的面积。对于关键地区,要确定资源可持续利用形式和数量,限制大规模基础建设开发,但不限制一些环境友好型项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