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视野 > 技术前沿 > 正文 >

科博会集中展示冬奥相关科技成果应用

2019-10-25 16:11来源: 新京报编辑:南筏

 

         10月24日,第二十二届科博会拉开帷幕。展会展出1:3比例制作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模型。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流浪地球》电影主题的艺术作品。

                                         具有深度视觉识别技术的高速机器人在展示分拣垃圾。
  10月2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开幕。至27日,观众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门前免费领取票证进场参观。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新兴科技悉数登场。
  嫦娥四号探测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这两个近年“明星级”大国重器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会师。此外,港珠澳大桥、空客飞机、全球首艘智能超大型油轮等模型也同时登场。
  嫦娥四号与“深海勇士”号同场展示
  本届科博会展览场地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展览围绕“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策划布局,展览面积3.8万平方米,分为19个专题展区。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及地区的20多个代表团,20多个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12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
  主展场汇聚了一批高科技制造龙头企业,嫦娥四号探测器等航空航天装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深水工作船等大国重器模型均到场展示。
  本次展会,航天科研成果也亮相,现场展示了嫦娥四号模型,同时展示了空间生物和智慧产业。博览会现场展示了一个生物卫星模型,以及大量空间生物种子。据悉,中国航天利用空间生物技术,开展了空间生物实验服务,通过将动植物(种子、枝条和组培苗)、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细胞、基因、蛋白质等对象,以及配套的实验装置随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宇宙空间的微重力、真空、射线等环境开展生物研究,生物技术与产品开发。而一些航天育种的农作物,已经上了餐桌。
  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成果集中展示
  北京元素在科博会随处可见。以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为主线,科博会展示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等领域成果。例如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北京已经规模甚大,全国39%人工智能企业均在北京。此次有企业展示了70余枚重点芯片,人工智能产业展区展示了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
  此外,本届科博会首次设立科技冬奥展,按照场馆建设、安全保障、运动训练与比赛等主题,集中展示了冬奥会筹办和冬季运动领域的高科技创新成果。
  同时,北京近8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创新簇、科技社团创新簇示范站此次参会参展。首都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区重点展示青年优秀科技创新创业成果。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