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生成的“灾变纪元”游戏海报。
戎文佳制图
“沙海荒漠区的沙漠生物学家、永久雾霾区的环境心理学家、极端辐射区的避难所心理顾问……”这是“灾变纪元——升温3℃的生存法则”AI互动测试游戏中的部分角色设定。
这一互动测试通过设计6个灾变区域、36个未来感十足的新职业以及60种新装备,讲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用户只需回答 11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就能解锁包含性格解析、冒险故事在内的专属卡牌,还能探索绝地求生重构绿色家园的多种可能。
这款国内气候议题公众倡导领域的首个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互动测试游戏,由公益机构自然之友与科普平台果壳自然于近期共同发布。为何设置一款体验情景为灾变纪元时代的AI互动测试,AIGC技术在气候议题公众倡导领域前景如何?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果壳市场总负责人、AIGC创意产业联盟负责人蒋江。
中国环境报:为何推出这款线上AIGC互动测试?
蒋江:近几年,果壳自然与自然之友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发起并推广了“公民气候行动—玲珑计划”,在气候议题领域有了更多探索。青年人对行动计划持续关注、积极响应,扩大了气候行动的价值和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希望利用新技术应用的“工具+经验”,实现更多降本增效且突破内容创意边界的尝试。所以,怎样结合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圈层文化,适配线上社交及线下活动的场景内容就成了这次互动测试需解锁的创新课题。
我们认为,认知的影响和改变,要从“我感兴趣”和“与我有关”入手。同时,测试价值要落地并回归小微公益逻辑,让更多人以较低成本、有趣、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善意(气候危机意识)和行动,让更大圈层的公众看到并相信“个体的价值”。
中国环境报:互动测试为何将体验情景设置成全球升温突破3℃的灾变纪元时代?
蒋江:按照《巴黎协定》要求,各国要协同努力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大大减小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但根据目前各国气候行动进度,以及各国减碳方案推算,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上升近3℃。在天气预报里,3℃的波动不足以影响我们穿衣或出行上的决策。但对于全球平均气温的涨幅来说,3℃却很有可能让地球经历不可逆转的浩劫: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当地特有物种消失……
由此我们大胆设想在未来某个时期升温突破3℃,人类对环境的忽视和破坏汇聚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极端天气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人类的生活空间逐渐变小,人类不得不适应这个新世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些此前无人在意的技能和知识变得至关重要,许多新职业也应运而生,以满足社会对新环境适应的需求。这款测试为用户在假想的未来,提供一个假想的合适职业,借此来引导用户反思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公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度和行动意识。
中国环境报:为了将气候议题与游戏化体验结合得更好,研发和设计环节有哪些巧妙构思?
蒋江:我们将青年圈层文化与AI技术相结合。比如,科幻世界观“灾变纪元”的设置以及“未来职业想象”都较符合青年人的流行文化和社交属性。在测试算法上,通过“大五人格”分析及生活行为方式和习惯相结合的设置,发挥AI的推理能力,确保测试结果个性化且千人千面。用户既会觉得测得挺准,也会因AI即时生成的推理想象带来超预期惊喜。
在设计风格上,我们用AI预训练了国内外科幻艺术家符合主流审美价值观的优秀作品,让所有场景和角色的画面表达都能风格鲜明统一,达到完美的视觉体验。
中国环境报:具体而言,AI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蒋江:测试中的灾变场景和职业元素,都是人与AI协作产出的结果。在具体应用操作上,通过把灾变场景、未来世界、角色原型等基础信息“投喂”给AI使其理解,提供模版让AI参照并学习做半开放式“命题作文”,最后在其产出的多个结果中进行一轮优选。
其中,涉及科学严谨性或有逻辑推理的灾变场景和职业装备,引入专业人士进行科学审核,确保即使是科幻想象,也不能让AI“一本正经说瞎话”,防止测试算法和映射逻辑不能自洽的状况。也就是说,在确保测试结果与用户个性化匹配上,以及AI即时生成的角色故事上,在底层算法里上了“保险装置”,较好平衡管理了AI的敏感性风险和半开放性创造力,实现趣味性、严谨性兼备。
中国环境报:互动测试上线后,公众反馈情况如何?
蒋江:上线一周的数据远超预期。
根据后台统计结果,截至目前,参与互动测试的总活跃用户数达 1.1万人(次),生成海报的用户数也超1万人(次),占比91%,生成海报数近两万张。
这说明大家有兴趣重复玩,而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达2分15秒,其中1分多钟参与测试,1分多钟看卡牌结果并对AI故事展开想象。
通过与青年人流行文化强相关的玩法、设计风格等元素的结合,可以充分调动玩家对角色设置的好奇心。用户能反复玩,社交认知度也高,所以互动分享效果不错。
中国环境报:AIGC技术在气候议题公众倡导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未来是否有计划利用这一技术开发更多互动体验?
蒋江:无论公益还是公众议题倡导传播都需坚持“长期主义”。不仅如此,还需扩大圈层影响力引发涟漪效应,这样才能实现价值转化的正循环。
AIGC技术在现有阶段的两大应用优势可以很好地为气候议题赋能:首先是AI的降本增效价值,可以节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同时又支持项目可持续的创新迭代。其次是能促成更多有创造力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在个性化表达和对不同圈层文化的学习适配层面。
后续在公众议题传播和行动领域,我们有计划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创并积累更多AIGC实践经验和案例,特别是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和行业应用场景的互动体验内容上,建设一套行之高效的方法论,打磨好能“御AI之风飞翔”的全AI工作流团队,策划开发出更多“有趣有料有意义”的AIGC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