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南方,有一座动植物的乐园,被誉为“天然基因库”,这就是河北省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海陀保护区)。
“现在大屏幕上的画面是我们之前捕捉拍摄到的保护区里的珍稀保护动物,有金雕、黑鹳、斑羚、豹猫等,这边展示的是各监测点的实时画面,现在是11月5日15时15分,大家可以看到,石头堡南站这个监测点,有两只猎隼正站在铁塔边悠闲地梳理羽毛。”记者近日随“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大海陀保护区管理处防火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狄亚楠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大海陀保护区建设了“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对保护区80%以上区域火情和动物活动轨迹的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测,防控体系由传统的人防物防为主,向技防为主、人防物防并重转变,以更全面掌握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更精细化的管护。
实时监测保护区生态环境
“海陀山主峰海拔2241米,是京北第二高峰。2020年,我们在实施动植物监测时,在海陀山海拔1700米的山上,建设了一座瞭望塔,配备了10套动植物监测设备,可覆盖3万多亩林区。在夜间还可以利用红外摄像头进行持续监控。” 狄亚楠说。
这10套监测设备还只是“智慧海陀”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狄亚楠介绍:“‘智慧海陀’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与各种生态监测设备相连,能够实时显示气象、水文、水质、环境等监测数据,可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分析统计,对超出监测阈值的生态因子进行及时预警,为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变化趋势提供精细化管理手段,为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提供生态数据支撑。”
“画面中的两只小动物是狍子,拍摄时间是10月13日中午11时左右,审核鉴定的时间是10月30日。” 狄亚楠调出监测系统拍到的历史画面向记者介绍,“这些画面都是实时上传的,由于红外监测的灵敏度高,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拍摄到,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系统进行审核,并将有效的画面保存下来,看到不常见的动物还会请专家来鉴别。”
大海陀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郭富贵介绍,通过生态监测系统发现,近两年来,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獾子、野猪比较常见,今年又连续监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和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苍鹭。
开展物种调查和人工繁育
为全面了解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昆虫资源等情况,近年来,大海陀保护区积极开展物种调查,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大海陀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昆虫作为海陀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和多样性还不明确。今年年初,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 大海陀保护区管理处环境监测科科员赵俪茗告诉记者。
在16号样地,记者看到监测点位设置有透明的飞行阻隔器、马氏网、罐诱以及浅土层陷阱4种被动式昆虫采集装置,覆盖地表至半高空的昆虫主要活动区域,实现对昆虫样品的立体式采集。
赵俪茗介绍说:“截至目前,我们共采集样品20余次,经初步鉴定,有5种昆虫为河北新记录物种。国际上认为是水质检测三大昆虫的石蝇、石蛾、蜉蝣,在保护区均有发现,一定程度上也印证着保护区水质的良好。”
在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的同时,大海陀保护区还对生存、繁殖存在困难的重点保护物种开展人工繁育。
“黄檗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野生黄檗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根据前期调查,保护区内野生黄檗分布范围小,多年来几乎没有结籽和幼苗,自我更新存在障碍。” 赵俪茗介绍说,保护区一方面在野生黄檗生长区域设立警示牌,另一方面加大人工繁育力度,开展黄檗繁育试点,目前试点内培育的1000余株黄檗幼苗,成活率达到40%左右。
等这些幼苗长到木质化后,工作人员会将其移植回原来的生境,达到扩大种群的保护目的。
技防人防并重筑牢坚实防线
大海陀山高林密、地势复杂。从前,防火巡护主要依靠护林员的双脚双眼,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遇有浓雾等恶劣天气更加吃力。“自从有了‘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对保护区进行实时监测。”狄亚楠介绍。
据了解,“智慧海陀”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配备有29个重点卡口监控、22个语音提示杆、28个预警监控监测设备,分布在保护区的关键点位。只要出现疑似火情,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监控员可通过智能终端“一键喊话”,便能调度附近的护林员进行现场确认。“如果疑似火情出现在高地或密林,我们还会启用无人机近距离观察。”狄亚楠说。
除了数字化手段,大海坨保护区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护林员。
“一般每周4天上山巡护,其余时间在道路的卡口、卡点值守,劝返进山群众。”今年54岁的李永茂,是大海陀保护区的专职护林员。像他这样的专职护林员,保护区共有29名。
近年来,大海陀保护区打造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地面巡护“三管结合”的立体化监测网络,以“人、物、技”三措并举,有效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人为干扰,筑牢了保护区坚实防线。
调查显示,目前,大海陀保护区水土保持服务能力处于高位,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Ⅰ类功能区要求,野生动植物丰富,物种数量由2018年的1065种增长到2023年的1166种。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珍稀动植物种类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