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

四川水利扶贫之变:从破解饮水困局到探索“以水美村”

2021-03-16 09:07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遥城
  “以前做饭的水背回来,必须煮沸后才能吃,否则就会闹肚子。”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金河乡河沙坝新村安置点,37岁的马海友色莫拧开厨房的水龙头准备做午饭,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在两年多前,她还要走来回40多分钟的路程到村里的水井打水。那时,全村168户村民的日常用水都靠着村里仅有的四口井。
  凉山州地处干旱河谷地带,虽有大大小小的河流,但却是“人在高出走,水在低处流”。多年来,民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江水从大山穿梭而过。因此,凉山也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十三五”以来,凉山州饮水安全工作实现追赶式发展。截至目前,凉山1492个安置点实现全通水,3150个饮水问题全销号。2020年底,凉山农村自来水率达82.8%,比四川全省平均高0.8%,如期实现2015年摸排的4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面清零。
  “在原来居住的地方,吃的是小溪沟的水,水里很多杂质,还有牲畜的粪臭味。没办法,为了生存必须得吃。”吃水难的经历,对于盐源县官地镇篾丝箩村村民马立索莫来说很难忘记。如今,搬迁后的马立索莫不再为吃水而愁,新家还添置了洗衣机、热水器这些以前没有的家电。
  “下一步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巩固饮水安全工程成果,并将其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站在金河乡金河水厂前,盐源县水利局副局长马进遥指远处的温泉村说,未来盐源将打造温泉村旅游区,“让盐源民众从过去望水而叹到将来因水而兴”。
  如果说饮水安全是民生之本,那么水源保证则为发展之基。南充市南部县现有注册登记小型水库164座,分布在40个乡镇的群山密林之间,点多面广,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保障。但受建设时期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后期维护条件制约,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水库逐渐显现病害。
  “我们耗时三年除险加固了百余座病害水库。”南部县小型水库服务中心副主任敬璟辉介绍,他所在的六人团队于2018年接到“五年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00座”的任务后加班加点,提前两年便完成任务。据统计,除险加固后的100座水库为南部县全县农业产业增加了2万余亩灌溉面积,约5万名下游群众受益。
  南部县坚持在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一座水库,富一方百姓,美一片环境,成为了民众休闲的好去处,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我们是行进在崎岖山路上的基层水利人,我们也希望以后能够以游客的身份,回到我们排险除害过的水库去参观。”敬璟辉说。
  在南部县打鼓山晚熟柑橘产业园,放眼望去,柑橘树整齐挺拔,一颗颗晚熟柑橘挂在枝头。园区项目负责人安军亮通过后台一键启动水肥一体化系统,不到30秒,覆盖几千亩的“两高一优”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自动喷滴,所有柑橘树均匀得到水肥滋养。
  “我们采用的是压力补偿式滴头,通过柑橘树生长过程中所需用水用肥精准施肥施药。”安军亮表示,相比传统管理模式,该系统的运行可平均节水60%以上、节省肥料和人工成本每亩500元以上。“村里有了晚熟柑橘产业园,民众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径。”
  如今,四川正以创建有美丽水环境的宜居乡村,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十三五”期间,四川创建“水美新村”两千多个,为脱贫村探索农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模式提供行业样板。(陈选斌 何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