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

低碳广州 “绿色”就是时尚

2021-09-06 09:38来源: 广州日报编辑:遥城
  天更蓝水更清 建筑“会呼吸” 绿色出行深入民心
  低碳广州 “绿色”就是时尚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广东
  “绿色低碳发展”写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十四五”规划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广州2012年就获批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6%,而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广州以绿色为“底色”,以低碳为“画笔”,走出一条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在猎德大桥上,扛着“长枪短炮”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镜头对准的是绚烂的晚霞,鱼鳞纹的云朵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迷人的金黄色;在海心沙亚运公园,鹭鸟掠过水面,它们时而水中伫立觅食,时而空中展翼飞舞,悠然自在地在蓝天与碧水间嬉戏。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十三五”期间,广州交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答卷,描绘出城市的绿色“底色”:“十三五”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在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内涵,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印发《广州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将低碳发展融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各领域。
  “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6%,而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2019年,广州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5.4%,提前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超出全国(下降18.2%)7.2个百分点。这一年广州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79.8%和42.5%,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不断创新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推动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在降碳减排上收获喜人的成绩,广州是如何做到的?
  加快能源结构优化 天然气装机容量占比达44%
  能源结构调整是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年4月,广州石化在新建炼油中心控制室和职工食堂楼顶投运了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使用面积约1400平方米。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71000多千瓦时。
  广州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放市级财政补贴资金,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600兆瓦,较2015年增长超过200%。同时,出台《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十三五”期间,广州制定实施《广州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先后关停广州发电厂、旺隆热电厂、黄埔电厂燃煤机组等,取缔燃煤锅炉约1370台,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5年的19.8%下降至2019年的13.9%。2020年,天然气装机容量占比从2015年的19%提高到44%,能源供给结构显著优化。
  发展绿色交通运输 地铁通车里程达531公里
  家住滨江路的王先生每天骑共享单车到江对岸上班,他告诉记者:“骑自行车方便快捷,珠江两岸的环境越来越好,碧道修起来了、自行车的停放布局也越来越合理,绿色出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统计显示,2020年广州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日均客运量153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80.5%。每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日均骑行3.6次,车辆使用率较高。此外,广州轨道交通里程也快速增长。2020年,广州地铁新开通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滘心),运营线路14条,通车里程531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地铁站点数238 座,全市地铁站点800米人口覆盖率达到32.6%,中心城区达到 47%。
  广州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辆总量的93.4%,碳排放强度下降超80%,2019年获得了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城市奖的“绿色技术”奖。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打造“会呼吸”的建筑
  在知识城南起步区,依山而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是广东省二星A级绿色建筑,5栋白色建筑呈环形坐落,中间环抱一片水池,建筑周身以白色为主,反射太阳光,温度不会太高。
  走进该中心,凉风扑面而来,一条蜿蜒的连廊将几栋建筑连成一体,同时也是一条风廊,整个中心被称为“会呼吸的建筑”。通过多种节能方式,该中心建筑的运行能耗比传统建筑写字楼节省40%~50%。
  广州出台《广州市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与审查指南》等,推动“十三五”时期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9088万平方米,比“十二五”增长420%,标识认证项目的数量与面积居全省前列。
  实施碳普惠制 市民低碳行为有奖励
  “我们社区建立了科普志愿者服务站,成立社区绿色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科普志愿者队伍。路灯,草地灯已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灯,社区内还设置了太阳能废旧物品回收箱。”越秀区都府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在广州,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作为广东省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城市,2019年12月,广州推动全国首个碳普惠平台成功上线,推出市民低碳行为数据获取、减碳量实时核算和优惠兑换等功能,举行形式多样的低碳生活宣传推广活动,倡导低碳出行生活方式。
  同时,广州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自愿减排项目申报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项目,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开展自愿碳减排项目,进入碳交易市场实现价值。截至2021年7月11日,广东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1.91亿吨,累计成交金额42.37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稳居全国各试点首位。
  开展对外交流 推广绿色发展“广州经验”
  广州积极参与低碳国际交流,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先后合作举办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讨会;与瑞士发展与合作署签署低碳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开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深化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试点工作,推广绿色发展“广州经验”。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广州将以降碳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建成美丽中国样本城市。(记者杜娟 苏韵桦 通讯员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