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新闻速览 > 正文 >

甘肃发布环境资源案以案释法

2019-01-14 15:32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遥城

  甘肃矿区人民法院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度全省集中管辖法院环境司法情况报告绿皮书披露,该院2018年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311件,审结260件。其中,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86件,环境资源民事案件47件,环境资源行政案件76件,管辖案件2件。
  “我们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刑事审判的惩治和教育功能,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保护了国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甘肃矿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伟德表示,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流动性、跨区域特征,甘肃探索实行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保护审判庭为引领、以矿区法院为中枢、覆盖全省十四个市、州的环境资源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制度,旨在从制度上防止地方干预,实现案件的公正审理;实现案件审理的专业化,培养专家型法官,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审判质效、提升司法权威。
  赵伟德介绍,有学者称生态环境诉讼为“国益诉讼”。在严厉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方面,甘肃审理破坏矿产、土地资源刑事案件94件,审理破坏森林资源类刑事案件65件;审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刑事案件22件;审理污染环境刑事案件3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刑事案件2件;效遏制了滥伐、盗伐林木犯罪现象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维护自然生态,且保护了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矿区法院依法审理涉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类民事案件。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防止“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
  当天,甘肃矿区人民法院还发布了十大环境资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