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新闻速览 > 正文 >

海南:环境是生产力 更是竞争力

2019-04-25 14:54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海南以生态立省,生态环境是海南的核心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印发已逾一年,海南全省立足生态本底,围绕旅游、现代技术、高新服务等开展产业建设。各地八仙过海,围绕各自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各显神通,亮点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在海南,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

  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田作底、水理脉、林为屏;西营城、中育景、东湿地”,这幅美好的山水田园画卷不久将在海口市江东新区展开。

  在江东新区规划馆,海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鞠磊向记者介绍道,江东新区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新区建设各方面。在城市规划中设智慧环境系统,通过对环境智能化的预测,降低环境的潜在灾害;设海绵系统,以增强基础设施的水系链接、排水及韧性防洪能力;注重留白增湿,在滨海生态CBD总部规划中,大面积留白湿地和潮汐地,避免钢筋混凝土聚集扎堆,高标准、高起点设计“零碳新城”, 防控“城市病”。

  “鸟鸣阵阵清风澈澈,清晨在有3种鸟鸣和5种花香的公园中醒来,中午去楼上空中花园喝个咖啡,傍晚下班用10分钟时间接上娃儿顺便买把生态蔬菜,回家给爱人打个帮厨…”这是澄迈政府在澄迈生态软件园的“微城市”计划里,为IT人士设计的“生态村的一天”,也是澄迈政府为吸引IT人才进海南,推进生态软件园发展设计的柔性引进举措。

  记者发现,相关规划目前已落地,生态软件园二期建设的充满东方韵味、中国元素的腾讯生态村和百度生态村等目前已经封顶,与北京知名学校合作的ICHOOL校园也已竣工,即将进入装修环节。

  借力监管大数据平台,护卫绿水青山

  “哪里河流有排污?哪里有非法养殖的鱼塘?哪里非法采沙采矿?近几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如何?”在文昌,打开手机APP 便可从卫星图上看到全市每一处森林、河流、海洋和陆地,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

  借助今年1月21日发射成功的海南首颗商业卫星“文昌超算一号” ,文昌市率先推出了资源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

  “天上的卫星在拍,地上的超算在算”。在目前我国唯一的航天超算中心,文昌市副市长邓海闻带领记者团参观并详细介绍了文昌市资源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的运作情况。邓海闻告诉记者,借助航天超算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可以全、快、准地捕获生态环境信息,防控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实现全域生态环境监管。此外,通过每月数据的跟踪、比对,也能清楚地看到文昌境内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环境大数据平台分为四大应用示范系统:“两违”整治监管系统、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非法采砂及采矿监管系统、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系统。在平台基础上,文昌市将全市辖区划分为责任网格,实行“一人一格制”,保证及时对系统反映的问题作出处理。

  “基于卫星监测数据,我们还创立发布了文昌市生态环境指数,包括生物丰度指数、水资源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土地资源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声环境指数。希望通过这些努力 ,能更高效科学地推进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