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4月24日通报2018年度全国12369环保举报情况。通报显示,2018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联网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710117件,同比增长14.7%。从举报涉及的污染类型来看,2018年大气污染举报最多,占54.1%。
通报显示,2018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联网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710117件,同比增长14.7%,其中电话举报365361件,微信举报250083件,网上举报80771件,另外还有11754件国务院大督查网民留言、2148件其他渠道举报通过联网平台交由地方办理。江苏、广东、重庆、河南、辽宁、山东、上海等东中部地区举报最为集中。
2018年,全国“12369”电话举报举报量同比降低10.8%,其中20个省(区、市)“12369”电话举报量相比2017年减少,陕西、浙江、贵州降幅超过50%。全国微信举报量同比增长93.2%,其中海南、上海、吉林等14个省(区、市)增幅超过一倍。从举报量看,广东高居全国首位,仅一省举报量就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国各地网上举报仅占所有举报的一成,同比总体变化不明显,目前公众对这一渠道使用尚不充分。公众可以通过搜索“12369网络举报平台”或通过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官网“网上举报”栏目进行举报,并可以自助查询举报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
通报指出,全国举报七成属实,各地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2018年,全国接到的举报中共受理605665件,有104452件举报因提供线索不详或不属于生态环境管理范围而未受理,受理率为85.3%。从查处情况来看,受理的举报中属实比例约为七成,与往年持平。对于举报属实的处理意见中,对企业下达限期整改和现场纠正的占比最多,分别为34.8%和32%。
生态环境部通过联网平台对各地举报办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督,全年累计抽查举报1410余件,将其中答复不规范的150件转交属地环保部门重新办理;对媒体曝光、公众短期内集中反映或属地处理不到位的举报进行了督办;针对公众长期反映的污染问题,向11个地级市政府下发预警通知,通过抽查、督办、预警等措施,确保了各地及时、妥善处置公众举报,推动了公众关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通报提到,部分地区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各地紧密围绕公众举报线索开展执法监督,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认真解决公众合理诉求,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但也有部分热点、难点问题在处理力度和效果上,离公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去年全国共接到环保举报71万件
2019-04-25 16:35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