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四局局长王赫明、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蒙玉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出席发布会,介绍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情况。
近年来,环境合作已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中非环境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气候与环境合作活力不断被激发。李永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
首先,开展了对话交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举办了中非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活动。截至2024年8月,绿色联盟已吸引来自19个国家的1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其中包括7个非洲国家的生态环境管理部门。
其次,开展了联合研究,中非共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联合调查研究,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等研究报告,为中国及非洲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主体,共同推动和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此外,我国实施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中非绿色创新计划”,已为非洲国家培训1500多名学员,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国际传播,启动了“绿色支付型”国际传播项目和“中非环境保护媒体行动”等活动,分享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实践案例和合作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中非气候与环境保护合作做好部署。
当被摩洛哥国家通讯社记者问及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后,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进展如何时,李永红表示,《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确定建立新时代中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关系,并启动了中非应对气候变化有关行动计划专项。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19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低碳示范区建设方面,与塞舌尔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塞舌尔低碳示范区建设实施谅解备忘录等。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方面,共计援助一个微小的卫星系统、一个气象卫星移动接收站、一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3000余盏太阳能LED路灯、两万余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近两万台节能空调等,为提升非洲相关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在能力建设方面,已有400多名非洲国家的气候领域专家、技术人员来华,或现场参加针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相关研讨班。2023年9月,中方提出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非洲光带”项目。项目将聚焦非洲光伏资源总部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合作需求,通过政策研究、交流对话、联合研究、实施能力建设等方式,打造中非光伏资源利用合作的示范带,帮助非洲相关国家解决用电困难的问题。目前已经与有关国家签署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李永红表示,未来中非还将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专题培训班等,进一步提高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人员的能力。中方愿意继续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沟通协调与务实合作,共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