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

东莞两年完成51263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2019-10-16 23:20来源: 珠江环境报编辑:南筏

    近日,记者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9月底,东莞市整治散乱污企业取得明显成效,两年完成51263家“污企”的综合整治。其中,30749家企业经过提标改造,摘下“散乱污”帽子,实现达标排放,迈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东莞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督促村(社区)不为这类企业提供厂房和场所,从源头上消除“污企”的生存空间。

    “污企”迈向绿色发展

    “企业提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群众投诉少了,环保执法频次减少,员工工作也舒心,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作为东莞华科车间负责人,邓忠珍尝到绿色发展的“甜头”,更认同全市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的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散乱污整治办负责人张永聪表示,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东莞产业链比较完善,但散乱污企业也比较多。这类散落在城郊结合部的企业,大多数以小作坊、小加工厂的形式隐藏于村(社区)的小厂房、工业区边角甚至是出租屋里。部分企业没有注册、无营业执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又没有配置相应的收集和处理装置,直排、偷排、漏排污染物的现象比较普遍,是影响东莞市大气、水、土壤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制约东莞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部分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作为生产陶瓷晶片电容电阻的大型企业,华科的涂工、印刷、烧除等工序,就排放大量废气和酸雾。邓忠珍说:“前几年,企业生态环境理念比较薄弱,产量成倍上升,废气排放量逐年倍增,成了有名的‘排污大户’。”

     2018年4月,东莞吹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角,全市开启零容忍整治散乱污企业模式,将整治实效纳入镇街年度环保责任考核,全面督促企业提标改造,限期整改。逾期不停产整改,又达不到生态环境排放要求的企业,将被断水、断电。监管部门动真格,不少企业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主体责任。

    “华科苦练内功,先后投入近2500万元,对废气实施“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防治措施,全面升级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其中,生产车间实施密闭作业,对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实施预洗喷淋、UV光解、等离子分解、臭氧消除、生物吸附塔等五级处理措施。”邓忠珍对此深有感触。

    如今,华科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率从80%提高到98%以上,低浓度废气处理率由80%提升到90%以上,油雾废气处理率也由改造前的70%提高到95%以上;企业员工增至3000多人,年产值超过10亿元。曾经的“排污大户”华丽蝶变“治污标杆”,走上了发展和环保两不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挤压“污企”生存空间

    重拳铁腕整治散乱污企业,督促企业提标改造的成效明显,空气质量达标率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部的监测显示,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东莞两次跻身前20强。截至9月1日,东莞市今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4.8%,同比上升2.8%。

    张永聪告诉记者:“东莞铁腕整治散乱污企业,近两年来综合整治5万多家,3万多家企业脱胎换骨,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20514家因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又不整改被关停取缔;30749家提标改造后,摘下‘散乱污’帽子,走上高质量发展路。从关停取缔企业名单来看,主要集中在鞋业、五金、塑胶、印刷、纸品、皮具、服饰、家具、包装、电子、木材等行业。这批被淘汰的企业,具有污染大、缺证照、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等特征。集中整治这类无证企业,对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受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部分散乱污企业乘虚而入,迁移至东莞市城乡接合部。同时,受历史规划所限,东莞市部分社区、村居与工业区相互依存,存在大量加工作坊。甚至同一栋楼,既有出租房,也有作坊,增加了全市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和清理难度,也为其提供了死灰复燃的土壤。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市散乱污整治办还安排核查组,深入各镇街(园区)进行现场抽查,对整治有效性、真实性等进行核实。从反馈情况来看,散乱污企业清理后还存在一定的反弹现象。“一天走访十几家企业,通常能发现一两家出现反弹。其中,多为新进驻的企业没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张永聪说:“市镇村三级联手,进一步挤压散乱污企业的生存空间。”

    目前,市生态环境部门与自然资源、规划、税务、市监、安监、消防、电力等部门携手,督促各村(社区)加强集体厂房和场地的管理,提高村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自觉抵制“散乱污”企业,不为这类企业提供厂房和场所,从源头上消除“散乱污”企业的生存空间。

    从现在至年底,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组织各镇街(园区)对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发现死灰复燃和新增散乱污企业,将及时整治。对同一经营场所屡禁不止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置有关业主、房东。督促企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真正减少污染物排放,为市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蓝天白云。(周桂清)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