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

中山为大气治理布下“天罗地网”

2019-10-17 13:11来源: 珠江环境报编辑:南筏

    记者日前从中山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近年来,中山市不断狠抓落实各项大气防治措施和要求,实行“技防”+“人防”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管理,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
    300个监测点精准锁定空气污染源
    为了精准“治气”,中山市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在市内设置了300个2KmX2Km高密度的监测点,各监测点之间平均分布,通过“线上千里眼,线下网格员”,形成一套集监测、预警、指挥、执法、管理五位一体的环境监管模式,实现从传统“点对点”的监测监管模式向“点对面”模式转变。据介绍,300个空气质量微观站在实现全方位监控中山市大气污染分布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网格员分布图等,提高源解析精度,精确找到污染来源。据统计,截至9月2日,大气微观站报警9664条,网格员处警2040次,有效制止大气污染事件的不利影响。下一阶段,中山市计划在网格化固定微观站的基础上,再引入移动走航监测手段,形成“片警+巡警+特警”的大气环境质量预警应对管理体系。
    中山市早在2017年就已启动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项目,2018年2月,该项目第一期完工,中山在中心城区、主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点工业园区等科学布设了1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今年上半年,在现有传统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基础上,按2×2平方公里网格布点,新增了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高密度覆盖全市的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基本成型。
    实施“油改水”源头控制VOCs排放
    为从根本上解决VOCs污染问题,中山市坚持源头控制,推进实施“油改水”,要求金属表面涂装行业、印刷行业(平印工艺、凸印工艺)、建筑行业(内外墙涂装、钢结构户外户内涂装等)、汽修行业(喷漆)在内的除喷涂共性工厂外的企业,在2019年8月31日前全面实施“油改水”。
淘汰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和高VOCs含量的油漆、油墨等,要求企业使用VOCs含量小于20%的低(无)VOCs含量的涂料等作为替代。对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印刷(凹印工艺)、塑料制品(喷涂工艺)、家具制造(实木家具制造、板式家具制造)企业,要求选择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进行低(无)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替代试点,从源头实现VOCs减排。(记者 段雨洁)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