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察·监督 > 正文 >

攻坚克难 深圳绘就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实“作战图”

2019-12-04 14:13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4版编辑:雪儿

整治后的深圳茅洲河。

   2018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担任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总指挥,亲自部署“水污染治理决战年”工作;各区、各有关部门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强力推进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总体进展顺利。深圳市成为广东省唯一因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因2018年度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并入围国家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分别担任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总指挥,茅洲河、深圳河市级河长,以及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多次到一线调研协调、检查督导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黄敏副市长每周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区均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推动任务落实。市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环境管理,组织部门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黑臭水体专项考核,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环保督察问责。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断压紧压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全市上下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坚持“四硬”作风攻坚克难,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深圳把落实环保督察整改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重中之重。至今年10月底,中央环保督察第一轮反馈的23项整改措施中,16项已完成,7项正在推进;“回头看”反馈的62项整改措施中,19项已完成,43项正在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的1188宗案件已全部办结。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区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违法建设项目清理处置。
  深圳把水污染治理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主攻方向,坚决落实“水污染治理决战年”部署,河湖长制全面铺开,开展全面攻坚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和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行动,水环境质量取得突破性、整体性进展。
  目前,159个黑臭水体中,146个基本消除黑臭,剩余13个已完成主体工程。今年1~10月,深圳河、观澜河、坪山河持续达到地表水Ⅴ类;茅洲河氨氮、总磷同比改善40.9%和43.1%,昔日的“黑臭河”华丽转身为“景观河”,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18年以来两次举办龙舟赛,以非遗文化的传承展现生态治水的丰硕成果,治理成效获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美丽中国》报道。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情况排名中,深圳市排第八位,改善幅度为34.14%。

  深圳把维护市民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使命责任,持续推进“利剑”系列执法专项行动,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从2018年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808宗,其中查封扣押262宗,限产停产170宗,移交公安行政拘留153宗,涉嫌环境犯罪移送86宗;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18.06万宗。
  坚持聚焦短板持续用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深圳积极探索实施“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治污模式。一是补齐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效能“两大短板”。2016年至今累计新增污水管网6224公里,完成13085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新扩建沙井二期等6座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横岭一期等12座水质净化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3万吨/日,总处理能力达622.5万吨/日,基本满足全市污水处理需求。二是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依托中电建、中交建等大型央企,引入EPC模式。其中,在茅洲河流域共计投入人力1.5万人,设备4135台,施工作业面共计1250个,最高单日敷设管网4.18公里、单周敷设24.1公里,均创造全国纪录。三是积极推进跨界河流治理,立足解决自身问题,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制定深惠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加快推进龙岗河箱涵溢流整改及跨界小流域整治,推动建立深莞茅洲河、深惠龙岗河“每月一会”工作机制,及时协调推进支流整治、界河清淤、底泥处置等问题。
  深圳加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宝安能源生态园三期、龙岗能源生态园破解垃圾焚烧设施选址难、落地难、建设难的“邻避”问题,于今年9月底全面投产运行,极大减轻了垃圾处理压力,保障了城市安全运行。
  深圳继续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建成全国首个“一街一站”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100%电动化。船舶岸电使用率达5.88%,全国最高。燃煤电厂达到国家最严超低排放标准,燃气电厂通过低氮燃烧升级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达到世界最优。今年1~10月,PM2.5平均浓度2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深圳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和《深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发布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体系试点,高风险领域强制环责险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福田区继盐田、罗湖、坪山、大鹏4区之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示范区”,南山区获批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并提出“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成为先行示范区“五个率先”的重要一环。
  据悉,深圳下一步将结合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推进环境质量迈进国际一流。对标全球领先提升大气质量,建设大气观测网,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实施更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坚持“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治污思路,以大规模、新技术和高标准破解高度集聚的城市治水难题。实施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海洋生态。全力建设国家“无废城市”试点,按照国际一流水平运营市政处理设施,深化生活垃圾分类,补齐处理能力短板。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生态增容与治污减排并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成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统和城市生态监测网络。
  二是纵深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立深圳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善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建立全方位覆盖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构建体现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特点的GEP核算方法体系。构建严格高效的监管执法体系,落实最严密法治,构建生态环境“零容忍”监管执法制度,全面深化现场执法改革,提升执法效能。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智能化管控。
  三是全力推广绿色发展方式,建成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典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引领深圳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发展绿色金融,在环境高风险领域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研究,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
  四是全面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行动成为全民自觉。促进绿色消费。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引导社会绿色消费。开展创绿行动,打造 “限塑”等绿色行动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等载体,引领绿色行为成为城市新风尚。形成绿色节约的资源利用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废旧产品资源等回收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