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察·监督 > 正文 >

抓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2020-03-17 16:39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雪儿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是新时期生态环保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聚焦这一新命题,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创新,相继出台了《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企业服务十大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八条意见》,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有堵有疏,压茬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针对温州企业“低、小、散、乱、污”情况突出的实际,在谋划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强化源头治理,坚持“三个一批”,不搞“一刀切”,轮番压茬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全市关停“四无”企业两万余家,整治提升制革、电镀、制鞋、印刷包装等20个重污染行业两万余家企业,建成专业园区近20个,入园率由29.84%提升至91.60%,优化了产业布局。单个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上升,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平均产值较整治前提高61.17%。通过企业关停淘汰、整合入园等方式,累计节约土地面积4805亩,为温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提供了空间。
  第二,有温度有力度,打造执法最严城市,建设守法最佳城市。牢固树立“治乱当用重典,善治治于未乱”的理念,不断强化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措施,在环境执法中坚持“严”的主基调,努力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执法监管频次,依法惩处违法者。2019年,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共立案处罚1001件,罚款10669万元,查办5类案件249件,移送公安81件,行政拘留39人、刑事拘留34人,环境信访量连续两年下降10%以上。对守法意识强、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做到无事不扰。编印《企业环境执法服务手册》,分发全市重点企业及协会。梳理公布生态环境领域涉企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行政。
  违法行为目录清单,对未造成环境污染,且是一年内首次发生的10类常见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首违免罚”。对主观希望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重点加强帮扶指导。深入开展“三服务”,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挂钩联系制度。组建“环保专家服务团”“生态环境公益讲师团”等多个技术服务团队,对企业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更加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与教育效果,打造最严执法城市,锻造最佳守法城市。
  第三,有底线有创新,急企业所急所需,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编制《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服务指南》,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便捷化。目前,温州市本级事项主项12项、子项15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做到“零次跑”,审批时间压缩80%以上。针对工业企业环评率低的状况,开展工业企业历史遗留环评问题审批改革,对企业进行分类处置,解决其环境治理和发展问题,目前已为两万多家企业解决环保行政许可手续问题,环评率从15%上升到70%,单个环评编制费用节省50%以上,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针对企业零散危废收集难、处置难和监管难问题,升级打造小微危废收集平台,实现产废单位、处置单位、运输单位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截至目前,已协助1300家企业签订危废处置合同,完成危废转运量400多吨。针对企业环保改造融资难问题,率先试点推出企业“环保贷”服务,出台《企业环保指数评价标准(试行)》,将企业环保指数划分为三个等级,根椐企业近三年污染治理、环境治理、设备更新等情况,给予企业授信融资,并在现有利率基础上,给予贷款折扣优惠。
  第四,有制度有保障,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从根本上协调生态环境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双赢共促的目标,最终要靠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来保障。一是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生态赔偿、生态报表等基础制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基础保障。二是不断强化党政同责、考核追责等办法,落实属地与部门环保责任,从更高层面的决策阶段防止矛盾发生。三是深入夯实“三线一单”、规划环评、总量管理等专业监管基础,着力构建“空间—总量—项目—许可”四位一体的环境监管模式,实现科学监管。四是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改革探索,大力推广“环保管家”服务,规范环保市场,壮大环保产业。目前温州12个县市区和1个功能区的13个重点园区,共计2634家企业已推广应用“环保管家”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治污成本,实现产污企业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今年将在瓯海区探索开展全域生态环境托管服务。五是扩大社会参与治理,发挥环保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治理体系的完善,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的长效机制。作者:潘黄星
  作者系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