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中国 > 正文 >

美丽乡村抱团发展释放强大活力 
岱山县实施“小岛你好”共富行动,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

2025-02-27 14:27来源: 编辑:张璐瑶

  

  图为衢山镇凉峙村。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供图

  沿着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东镇板黄线前行,路两边已整改完的土地生机勃勃,菜畦上冒出绿色的菜苗,大片的耕地呈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农业作业环境。

  岱山县近年来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大力实施城乡提升工程,推进“强城 兴村 融合”,深入实施“小岛你好”共富行动,全力打造海岛乡村画廊岱山样板。山海相依、海岛乡韵美丽图景的背后,是岱山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组团共建,串连共富示范带

  岱东镇藏了个“半海半田半片街”的综合体——龙头—鹿栏晴沙综合体项目。项目将艺术与商业、文化与生活相结合,以农业种植、观光游乐、轻食餐饮、田园民宿四大核心业态为主线,打造休闲乡村新社区。

  新社区的诞生缘自改革创新:原本靠近农田的一排村居,通过闲置农房流转、租赁等形式,整合成综合体项目。“把集田园、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藏’进村里,可以辐射到周围几个村的数十家民宿,在带动村民共富的同时,还延长了东海郊野公园至鹿栏晴沙的业态布局。”岱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元化的休闲场景,让游客来了留得住,留下有得玩,进一步擦亮岱山‘农文旅’金字招牌。”

  除龙头村,岱山县已集中资源建成花园村庄10个、和美乡村22个。沙洋村的风筝墙绘、涂口村的徐福文化、凉峙村的港湾沙滩、秀北村的白墙黑瓦……行走在岱山县,一个个别具匠心又各具特色的村庄,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打造特色乡村,岱山县还打破乡镇、行政村界限,将各具特色的乡镇、行政村、渔农业产业项目等串联,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示范带。

  “蓬莱乡韵”共同富裕示范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示范带位于岱西镇和东沙镇范围内,涉及两个乡镇、7个行政村,连接两大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更有利于加快岱山县融入上海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带,将有效带动沿线村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岱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蓬莱乡韵”共同富裕示范带,是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的一次组团式共建。

  组团共建,实现了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通过全域化、集群化发展,美丽乡村从单体到抱团,坚持‘建设与运营’并重,进行品牌化、平台化、市场化运营,让美丽生态有产业筋骨支撑,释放出内生动力。”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赋能,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上千亩土地

  发展数字乡村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激发了县域数字经济活力。

  走进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辽阔的农田上植保无人机、平移式喷灌机、无人拖拉机正在忙碌地工作,育苗工厂和无土栽培大棚里,工作人员正在对油菜苗喷滴补水。

  岱山县是传统盐区,2005年起实施盐田废转。为解决土壤盐渍化、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2017年以来,舟山市规模最大的盐田复垦项目——岱西火箭盐场作为“试验田”实施综合改造。

  岱西火箭盐场除了开展土壤改良、节水循环外,还通过无人农机、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海岛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在农业产业园西兰花种植区内,运营方周理达正操作一辆长达百米的自走平移式喷灌机开展作业。“产业园内20万元以上的农机设备超20台,包括无人拖拉机、无人收割机、无人插秧机和植保无人机等。有了这样一套智慧农业系统,我的工作轻松了很多。”周理达表示,依托分布在田间各处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只需轻轻点击手上的智能设备,土壤湿度、土壤盐分、气象数据、虫害种类等信息一览无余,为农场科学种植提供数据参考,他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园区内上千亩土地。

  目前,产业园内建设了可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粮油—蔬菜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5亩自动化蔬菜育苗工厂、15亩智能玻璃温室、150亩连栋大棚和250亩未来农场,集成展示自动化农业设施设备、种植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无人驾驶农业生产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

  数字化,不仅让农业生产更现代,也让乡村更智慧。作为浙江省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地区,近年来,岱山县借助未来乡村建设契机,集成“海上一体化平台”;以河库联网工程、视频AI组件等为基础,开发建设县旱情预警与调度应用,助推海岛水资源集约利用。

  产业融合,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工程。岱山县各村落根据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和农业传统体验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型,以产业之美助力乡村之美,生动演绎“以更美促更富”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高亭镇南浦、大峧和美乡村示范村围绕“南浦归帆 海上粮仓”主题,以“亮点彰显、需求达标”为思路,努力实现自然景观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致力建成一个“海岛研学、数智农旅、颐养普惠”的乡村共富联合体。

  在秀山乡秀北村和美乡村示范村,通过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和企业与村联合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各村经济合作社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入股形式共同开发建设,为秀山提供餐饮、娱乐、智慧停车等服务业态,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休闲旅游服务。

  秀南村则成立了强村公司,与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洽谈开展樱花公园绿化养护保洁项目。借力三礁风情街整街整治,秀东村收储闲置农房6套,并承接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物业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

  在衢山镇凉峙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当地把打造产业场景作为凉峙村示范创建的重中之重。以打造长三角海岛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该村产业场景中的支柱产业,凉峙村在原约70家民宿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引导,盘活存量废弃民房等方式,逐步淘汰低端民宿,增加高端民宿比例。同时大力发展相关旅游配套产业,包括沙滩游玩、出海休闲渔业、亲子互动、露营等项目。近年来,凉峙村成为舟山市新晋旅游网红打卡点。

  2024年,岱山县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入选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