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进博会期间,上海空气质量保持“全优”,能见度保持在30公里,PM2.5平均水平为11微克/立方米,最低时段仅为5微克/立方米,创造了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进博蓝”“水晶天”正是上海近年来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效的印证。经过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上海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记者近日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举办的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接下来,上海将全面推行空间美、发展美、环境美、人居美、生态美、韧性美、人文美、和合美、科技美、善治美等“十美”共建,滚动实施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到2027年美丽上海建设成效显著、2035年美丽上海总体建成的目标。
系统谋划推进美丽建设
从污染防治攻坚转入美丽上海建设新阶段,做好系统谋划部署是首要任务。
“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是针对突出问题下猛药、打攻坚。而美丽上海是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涉及领域更宽、范围更广。”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介绍,美丽上海建设是在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升,做到全领域、全要素、全地域、全社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作目标,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建设成效更加全面和直观。
今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统筹考虑上海的人口产业特征、生态禀赋特质、城市治理特点等实际,提出了“十美”共建,系统谋划了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近期,上海又明确了美丽上海未来三年行动的“施工图”,印发了《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按照“十美”共建框架体系,体现“求真、务实”,共安排十个领域253项重点项目。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上海将实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等目标。”柏国强展望道。
稳步走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近日,上海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正式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这是全国首个低于煤炭标杆电价的竞争性配置项目,规划海域面积约为42.64平方公里,拟安装单机容量为8.5兆瓦的风电机组36台,设计和运维将融合应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
金山海上风电是上海发展新型能源的一个重要战略项目,也是全市重大项目。近年来,上海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在光伏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明确新建建筑光伏安装面积比例要求,印发交通领域光伏应用实施方案,推广多产权居住建筑光伏建设示范,目前全市光伏装机规模已超过360万千瓦,是“十三五”末的2.7倍。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介绍,为打破场地资源限制等因素造成的上海绿电资源和调节资源缺乏问题,上海已在海上风电、“光伏+”专项工程、外电入沪、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多个领域广泛布局。
在此基础上,上海还制定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意见》《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加强绿电绿证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促进电力低碳转型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
朱明林介绍说,上海正结合全市基础和产业特色,推动建立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考核制度,坚持“条块结合、市区联动”,探索开展节能和碳排放控制目标协同管理、协同考核。对重点用能单位,整合能源利用和碳排放报告体系,优化能源审计、能效对标达标、节能岗位设置等制度,建立重点单位节能和碳排放综合管理制度。在项目层面,完善“两高一低”项目联合会审制度,优化新上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对项目碳排放对全市和区域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开展审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据介绍,除能源、工业外,围绕美丽上海建设,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各个领域也已明确了一系列绿色化举措,将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将美丽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现在过个马路就有花园,方便多了。”来到最近新建成的位于杨浦区国权路黄兴路路口东南角的“薇花园”,李阿姨心情特别好。
这里原来是一个商场的内部绿地,40多米长的围墙和两到三米高的珊瑚树围挡阻止了市民触绿赏花的脚步。经过杨浦区绿化部门多次上门沟通,与商场达成“共赢”契约后,“薇花园”打开了围墙,成为附近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2021年起,上海逐步推进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绿地对外开放,截至今年10月,全市已开放共享单位附属绿地125个,还将其中32处符合条件的,进一步改造成了口袋公园。今年,全市预计有50余处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
打造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公园城市”,上海正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等方式新增一大批公园,到2025年底,全市公园将超过1000座。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朱心军满怀信心地说:“到2026年美丽上海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时,千园之城项目将超额完成,环城生态公园带‘1大环+5小环’的生态空间格局将基本形成;绿道总长度预计超过2300公里;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对社会开放共享将达到210处以上。”
朱心军介绍,展望2026年,上海的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无界融合将随处可见,城市乡村处处有公园、公园绿地处处是美景、绿色空间处处可亲近、人城境业处处相融合、爱绿护绿处处见行动的公园城市“五个处处”的发展愿景将真正呈现。
“上海因水而兴,‘水清岸绿’的美好水环境也是美丽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李琳介绍,上海围绕建设“安全、美丽、健康、幸福”河湖的目标持续发力,2023年,各级河长湖长累计巡河达26.8万人次,发现并解决河湖问题约23.3万个;基本建成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竹园污水厂四期等工程,开工建设52座初雨调蓄池,完成4600公里排水主管结构性检测和600公里主管更新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125.75万立方米/日。通过压实河长湖长责任,全力加强污水系统治理等举措,2023年,上海河道优Ⅲ类比例从2013年的10%上升到97.8%,美丽河湖举目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