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头条 > 正文 >

湖南持续“守护好一江碧水”

2025-04-28 15:53来源: 中国环境报编辑:张芸

  春风拂岸绿,江豚逐浪欢。近日,在湖南省岳阳市的春日湖畔,来自沿江多个地区的共青团员和“河小青”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参加长江流域“守护好一江碧水”青少年生态环保联合行动暨2025年湖南省“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他们分享感悟,讲述故事,凝聚起河湖保护行动的青年力量,展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青年担当。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日常会做一些关于水质检测和‘巡河净滩’的志愿活动,还会把我们的故事带到中小学去,向他们宣讲水生态保护的意义,传递护水的绿色理念。”大学生黄仁杰在活动现场,向记者分享了岳阳“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的故事。这些“河小青”们同心共力,致力于“守护好一江碧水”。

  洞庭湖区最大的内湖——大通湖,素有“洞庭之心”的美誉。随着大通湖水生植被种植工程越来越完善,大通湖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在入湖口湿地得到恢复,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种群增加,最终实现了水清景美的生态效应。

  位于大新河入大通湖口处的湿地水域面积约200亩,主要由退养鱼塘经改造建设而成。湿地依次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被,搭配螺、蚌等底栖动物,构建了水生动植物复合群落,不仅能有效净化入湖水质和增加水体的透明度,还能为湿地生态系统现有和有可能迁入的其他生物类群提供栖息地。

  “现在这里有挺水、浮叶和沉水3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14种,湿地群落的稳定性也增加了。同时,湿地可作为水生植物种子、种苗基地,为大通湖水环境治理提供部分种源。”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大通湖分局局长吴铭告诉记者。

  莽莽洞庭八百里,水城沅江正中心。在湖南省沅江市,为了守护河湖美景,一系列河湖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和实践方兴未艾。

  在沅江市胭脂湖街道水秀湾,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影响这里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进度。“这里是胭脂湖的一个湖汊,上游部分已经基本完成生态修复,我们要赶在汛期之前,完成下游的底泥清淤和生态护岸的修复。”沅江市胭脂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现场负责人文群欢介绍,工程主要包括胭脂湖流域的河道生态护岸、湖滨带生态、河道水生植物等方面的修复,解决胭脂湖流域湖汊口河道两岸植被覆盖率偏低、河道岸线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

  “守护好一江碧水”,如今不仅能从数据看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更能从水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果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湖南省已经将流域要素治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山水工程,加大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力度。数据显示,2024年,“一江一湖四水”共监测到土著鱼类167种,6个水体重现土著鱼类,江豚数量增至162头。

  • 新闻推荐
  • 新闻排行榜